12月8日,百脉泉畔、绣源河边,一场围绕“今年怎么看、明年怎么干”展开的思想交锋、头脑风暴务虚会,在章丘这个充满无限潜力、正在强势崛起的济南东部新区召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年、冲刺年,也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重要年。章丘要高举旗帜,扛起使命,担起责任,以‘126’统揽全区,敢闯敢创、善作善成,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加速济东新区强势崛起,争当省会创新发展龙头。”务虚会上,章丘区委书记马保岭发出动员令,要求全区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教诲,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干出一片新天地,推动章丘再振往日雄风,打造济南“东方明珠”。
当好省会龙头抓牢一条主线
“126”布局中的“1”,就是抓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当好省会创新发展的龙头。
章丘将突出抓好四件事:一是实现全面小康。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对表对标、保证质量,补齐短板、放大优势,实现让百万章丘群众真正得实惠、打心眼儿里认同的全面小康。二是聚焦“三大攻坚”,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完善现代治理。重点实施“三抓三治”,即突出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完善新时代“乡村之治”;突出双项创新、双向互动,完善新时代“社会之治”;突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完善新时代“执政之治”。四是加速强势崛起,当好省会创新发展的龙头。
勇担历史重任扛好两面大旗
“126”布局中的“2”,就是扛好两面大旗。第一面大旗是实体经济省会龙头,线上突破“一廊一带”,面上壮大“133”产业体系,点上打造“2+6”产业平台;第二面大旗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以“整合”“群星”“雁阵”“共富”四个工程作为支撑。
“要以开展‘实体经济攻坚年’为抓手,聚力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章丘区委副书记、区长韩伟说,要牵住产业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坚持“产业兴区”不动摇,构筑起具有章丘禀赋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抓转型,做大主导产业。高起点规划、布局、招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文旅康养、都市农业、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构建“133”产业发展体系。抓平台,强化科创引领。以齐鲁科创大走廊为“龙头”,对接国内外大院大所,引进更多更好的科创机构落地,积极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科研平台。抓招商,蓄积发展新动能。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落脚点和主攻方向,加大科研平台类项目的引进和产业落地。抓园区,做强发展载体。不断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承载能力。根据各园区的产业发展定位,招引一批“四新项目”和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各园区做大做强。
以打造齐鲁样板示范区为目标,聚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聚焦都市精致农业,加强农业产业领域的双招双引,引入社会资本,提升农业“新六产”水平。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精品化提升7个省级、24个市级齐鲁样板示范村,对全区所有村居持续抓好环境整治。长效化推进“三清一改”,加快实施荒山绿化、破损山体治理、道路河岸及驻地绿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抓住全局关键实施“六大突破”
“126”布局中最后一个“6”,就是实施“六大突破”。
突破双招双引。紧密对接省十强产业和市十大千亿级产业,围绕章丘需要壮大的产业集群,抓牢、用好山大龙山校区、济莱高铁、轨道交通3号线、旅游路东延、大东环、济潍高速等重大机遇带来的利好,突出精准招商,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招、建、管一体化运行,把招商成果体现在发展贡献上。
突破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用好政府投资,激活民间投资,以招引、签约、落地、推进“四个一批”为抓手,重点围绕实体经济、民生类项目及基础设施、园区平台载体及配套、新型城镇化等领域,抓好服务和要素保障,特别是突出抓好土地资源保障和盘活,争取早投产、早见效。
突破城市品质。以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为抓手,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重点,处理好留白与建设关系,深入推进“多规合一”,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全面推进“山泉河湖城”“五位一体”建设和管理,打造住在公园里的城市和有温度的城市。
突破重大设施。突出用好市场资源,加强重大设施建设,补齐短板,拓展城市功能,提升承载能力。深刻汲取“利奇马”教训,突出抓好水利设施,建设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水利工程,确保水安全、优化水生态、培育水经济。积极服务对接轨道交通3号线、济莱高铁、旅游路东延建设,完善新四环网络,深化“四好农村公路”省级示范区建设,突出抓好交通设施。
突破民生事业。坚持问题导向,畅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网络舆情、信访案件等渠道,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期待,突出抓好安置房、教育、就业、卫生等事业发展,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突破营商环境。坚持改革思维,运用改革手段,围绕让投资者动心、舒心、放心、安心,按照便利化、法治化、智能化、国际化要求推进流程再造,将审批时限再压缩50%以上,既快又好、又好又快地办理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让行政审批在全市跑得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