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济南高新区做足“加减乘除”文章

让腾笼换业成为新旧动能转换金钥匙

发布日期:2020-05-22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之年。旧动能如何焕新,关系到“笼子”怎么“腾”的问题。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前沿阵地,2016年,济南高新区即成立腾笼换业推进中心,全面谱写“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文章。五年来,高新区通过实施腾笼换业,做足“加、减、乘、除”文章,让腾笼换业成为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做足加法
  为片区发展腾空间增财力
  5月下旬,在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北侧、舜华路两侧,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一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项目二期用地正进行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该项目总规划分为三期,总占地面积45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未来,这里将实现千亿级产业规模,孵化大数据公司500家,推动资本市场估值过亿元公司10家,估值过千万元公司25家;带动大数据初创公司1000家,带动智慧城市等大数据相关产业规模500亿元以上,成为高新区乃至济南市“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助推器。
  这片如今看起来寸土寸金的所在,位于舜华路西侧的原是一家名叫“津单幕墙”的企业。这家企业主营建筑幕墙、装饰装修,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存在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地块的收回事宜成为老大难。最终,通过腾笼换业实现腾退搬迁,收回了这宗地。舜华路东侧原是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南区和将军新材料地块,为保障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用地,腾笼换业创新开启高新区第一宗“非住宅房屋征收”模式,实现23家企业搬迁、安置,腾出了这47亩土地。
  济南高新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彼时高新区中心区还是省会的郊野,招商时“拣到篮里就是菜”。等到2016年前后,中心区辖区面积27.7平方公里,土地建成率高达92.7%,发展无空间、项目落地难成为制约中心区由工业园区向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区转变的主要瓶颈。
  腾笼换业推进中心按照高新区管委会部署要求,在土地中寻找路径,通过土地收回、房屋征收等方式,累计在高新区五大片区腾出土地4776亩,其中中心区腾出土地2160亩。为中国算谷、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十大千亿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支撑。几年来,通过腾笼换业共撬动发展资金130亿元,为高新区财政直接贡献可支配财力,为高新区各大产业的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载体建设、扶持资金来源等提供重要的财力保障。
  做足减法
  以土地倒逼新旧动能转换
  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下,位于济南高新东区的轻骑铃木业绩全线飘红。截至4月底,公司销售同比增长3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利润同比增长2170万元。
  轻骑发动机原先位于高新区中心区崇华路,最初主销小排量摩托车,通过腾笼换业,公司将轻骑发动机厂区整体搬迁至高新东区,与韩国KR Motors株式会社共同投资成立全球摩托车生产及研发基地合资项目,这是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及“10+3”重点外资项目,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5亿元。济南轻骑铃木完成中心区厂区产业腾退后,在高新东区取得新厂区用地575.37亩、建成厂房8万多平方米,实现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的倍增,不但扭亏为盈,2019年实现利润4000余万元,近三年销量与同期相比增长20%,荣获济南市“做大做强,首次突破”奖励。
  作为高新区的肇始之地,目前高新区中心的规划定位已从工业园区调整为集聚科研机构、总部基地的现代化新区,那些低效甚至存在土壤、噪音等污染的企业,必须腾退;厂区面积小、发展空间受限的企业更是主动配合腾笼换业,搬迁到符合产业发展的区域,更有利于企业获得更专业的服务和更好的发展空间。
  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费斯托于2007年进入济南,其老厂区位于凤凰路,后来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日渐凸显。2017年,费斯托参与腾笼换业,在高新东区先后拿地650亩,建设德国本土以外最大的生产和物流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55亿元至60亿元人民币,年上缴税金约2亿元人民币。
  近几年,腾笼换业推进中心以土地为“先手棋”,通过腾换结合,倒逼落后产能尽快淘汰,低效企业加速转型转产,助力动能转换。截至目前,已腾退中心区项目63个,高新区通过为企业提供全链条、高质量的服务,保障企业继续留在高新区发展,实现转型升级。除了轻骑和费斯托,山东吉美乐有限公司中心区项目腾退后,在高新东区投资建设“泰豪(济南)智能科技产业园项目”,成为泰豪科技在华北和华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中心。天辰机器中心区厂区于2019年实现腾退,在东区投产天辰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成为2019、2020年市重点项目,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年税后利润7990万元。
  做足乘法
  以土地腾换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在实施腾笼换业过程中,高新区聚焦各大片区发展定位和“双招双引”需求,助力片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片区经济发展活力成倍释放。
  以中心区为例,腾出“新笼”后,高新区在新泺大街北侧、舜华路两侧地块打造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发展千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核心区域超高层地标性建筑。与此同时,高新区其他片区通过创新思路实施土地收回,强力推进省、市重点项目落地。高新区首例国有农场——济钢农场的收回,保障了富能高功率芯片生产项目、泉芯集成电路制造项目用地。该项目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的优选项目,对扭转济南市“缺芯少屏”的困境,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极具战略意义;通过收回多年未能解决的孙村供销社、孙村信用社两宗国有土地,保障了中英石墨烯产业园项目用地。
  通过“腾笼换业”,高新区各片区在一腾一换过程中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特别是中心区,生产制造型企业转移了,一批研发、信息技术、互联网等企业慕名而来,释放新的发展活力,保障落地的项目总投资达700亿元。
  做足除法
  发挥土地价值提升居民幸福感
  5月9日,济南高新区正丰路初中学校主体工程封顶,家住丰奥嘉园的李娜喜笑颜开。李娜告诉记者,小区的孩子们就读初中要到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学校离家有两公里多,步行上学要走半小时,家长每天开车接送又着实辛苦。2018年,正丰路东边的企业开始拆迁,如今,政府规划的初中项目就快建成了。“我闺女现在上小学三年级,将来她能在家门口上初中,真是太方便了!”
  随着济南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片区内涵挖潜更需要有新作为,通过实施“腾笼换业”,高新区教育、文化、道路等城市功能日渐完善,在提升城区品质的同时,更满足了居民对优质教育、医疗、文化资源的期盼。
  截至目前,高新区仅在中心区就腾出教育用地256亩,在这些土地上建设初中3所、小学3所、幼儿园2所,有效解决了高新区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设施没地建的困境,为高新区全面发展和城市品质提升注入强有力的新动能。在高新北区,济钢农场国有农用地收回,为临空经济区航天大道、天玑路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为片区完善交通网络、优化营商环境打下坚实基础。天玑路、航天大道作为济南市重点工程,还将成为济南国际机场大规模改扩建的两条“生命通道”。
  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用“凤凰涅盘、腾笼换鸟”来解说经济结构调整。“腾笼不是空笼,要研究好‘老鸟’去哪里,解决好‘新鸟’选择哪种鸟。麻雀放出去,引进金凤凰,凤凰体量大,还要给凤凰预留足够的空间。”济南高新区腾笼换业发展中心主任宋丰华说,高新区全面发展和城市品质提升的奋斗脚步不止,腾笼换业就要步履不停,不断为片区注入强有力的新动能,增强区域竞争力。
编辑: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