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市中区在全省率先出台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意见

将劳动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

发布日期:2020-04-30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4月29日,市中区教体局举行新时代劳动教育研讨会,并正式发布《济南市市中区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市中区将把劳动教育与《市中区中小学生学段德育目标及行动指南》有机结合,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串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积极进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未来,市中区还将挖掘、整合社会资源,用3-5年时间,在全区创建一批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带动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探索形成劳动教育的市中样态。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系好劳动教育“第一粒扣子”
  《意见》要求,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将劳动教育与《市中区中小学生学段德育目标及行动指南》有机结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规划设计,逐步推进实施。通过劳动教育课程、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社团、科技创新体验与实践、职业体验、团队教育活动等方式,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在日常校园学习生活中加强劳动教育。教师在主题活动中要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激励、启迪、点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家庭将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各中小学将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在家庭中弘扬吃苦耐劳的优秀家风,倡导家长带领孩子共同参与、协同开展劳动教育,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可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使学生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习得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经验、生活知识,逐步形成自理能力,系好劳动教育的“第一粒扣子”。
  社会资源将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各学校将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同时,进一步延展市中区德育实践课程“相约场馆”内涵,挖掘场馆、企业公司及工厂农场等单位组织劳动教育资源,赢得支持,继续建立市中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搭建平台。各中小学要充分挖掘社区及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资源,引导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
  学校日常运行渗透劳动教育劳动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
  《意见》要求,各学校要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体现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各中小学要设置劳动日、劳动周,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以集团为单位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形成劳动实践指导手册。
  各中小学要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初中要注重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
  各中小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各校要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每年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要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
  学校要在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木工制作、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校园种养殖,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或尝试开展无土栽培,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
  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在学校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要加强家校合作,使家长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成为做好劳动教育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协作者。要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
  每校至少有一名专兼职教师建设覆盖各行业的实践基地
  各中小学要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每校至少有一名专兼职教师,其他各学科教师要全员参与,分工协作。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聘请家长、校外活动场所指导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社区人才资源作为兼职指导教师。
  同时,建立健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利用与校际间共享机制,校内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手工、厨艺、陶艺等专用教室,充分利用校内空闲区域开展种养殖等学生劳动实践场所,有效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以及各类社会资源,创造条件保障课程实施。要依据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目标、内容,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在城市、乡村遴选一批适宜的社会资源,分级分批建设覆盖不同行业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各学校还要探索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次数、态度、能力、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发挥导向性和激励性作用,形成内驱力,不断推动劳动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区教体局将积极培育总结推广学校优秀课程经验和教育教学成果,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优秀课例评选、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建立优秀案例库。并发挥典型引领,对劳动教育开展好的经验及时宣传推广,营造劳动教育良好氛围。
编辑: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