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市中区“四步联动”集聚八方英才

发布日期:2020-01-20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人才是强区之本、创新之源、发展之基。2019年以来,市中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观核心精神,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采取“政策+引才+平台+服务”的“四步联动”工作法,先后引进海内外院士6名,泰山产业领军、泉城“5150”等高层次人才60余名,打造高端创新平台11个,引进第二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项目20个,其中获奖项目16个,数量均名列全市第一。《市中区采取“三个一”措施,探索出校地人才合作新路子》的经验做法,入选第三届全省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育才、引才、聚才氛围愈发浓厚。
  “真管用”政策惠才 激发人才内生动力
  市中区充分利用驻济高校人才资源,针对校地人才合作痛点难点问题,创新出台《济南市市中区、济南大学关于协同开展招才引智促进创新创业的意见》,简称“高校金10条”,从支持高校人才进企业、促进校地联合引才用才等方面制定10条政策措施,打破引才体制壁垒,为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校事业编制,加大支持力度,对校地合作双方给予双向补贴,有效解决人才到企业就业职称评审难、重大科技专项申请难、企业“高精尖缺”人才引进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显著等问题。
  为解决人才项目引进中存在的“项目技术看不准、落地转化率低、支持政策滞后、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市中区创新出台《市中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预评审管理办法》,改变人才项目落地后再进行专家评审给予政策支持的做法,将评审环节前置,提前审定,确定是否引进以及支持力度,确保优质项目看得准、引得来、落得下。
  此外,市中区立足人才在产业对接、办公用房、扶持资金等方面的不同需求,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按需施策,构建个性化、精准式的人才支持培养体系。在引进中科院院士刘新垣、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亚历山大·苏沃洛夫以及国家级领军人才欧阳晨曦等项目中,市中通过多次对接洽谈,“量身打造”支持政策内容,在项目落地中不仅精准满足人才需求,更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
  “精准化”理念引才 构筑人才集聚高地
  市中区将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招才引智的重要渠道,制定“路线图”“时间表”,精准对接落地海内外“高精尖”项目。在省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中,市中区2家创业企业荣获优胜奖。在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落地决赛项目20个,其中获奖项目16个,数量均名列全市第一。
  引才汇才,良好的方式方法同样是“金钥匙”。市中区深化“人才+项目”协同引才模式,“招商+招才”同步实施,在引进大项目的同时,“打包引进”高端人才团队与核心技术,通过“选择济南·共赢未来”“牵手济南·选择市中”等专题系列招商活动,与北京、上海近50家企业建立联系,签约18家,阿里巴巴、大唐网络等一批人才技术集聚、税收贡献高的企业相继落户;聚焦校地人才资源互享,深入推进科技副职挂职工作,将挂职范围扩大到驻区企业,针对部门、企业在专业能力与核心技术上的人才需求,面向山东大学、山大齐鲁医院、济南大学选派科技副职23名,挂职人数、学历层次皆创新高,打开了校地人才合作的崭新局面。
  “国字号”平台聚才 夯实根基引凤归栖
  对外,开放引才聚才;对内,多措并举育才储才,加快培养储备一批助推“品质市中”发展的生力军。
  抢占“平台+聚才”制高点。围绕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等重点产业,发挥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集聚优势,串珠成链、协同发展,全力打造山东创新设计中心,高标准建设二环南路科技创新产业带。中心先后引进5名院士、1名“千人计划”专家、27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吸引3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市级瞪羚企业、6家高新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入驻。
  打造“平台+创新”强磁场。依托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两大“国字号”基地,打造独具优势的全产业链创新平台集群,先后申建省级企业研发机构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市级众创空间3家,引进共建诺贝尔奖获得者生命科学研究院、山东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11个,集人才引进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集聚于一体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正加速形成。
  打好“平台+园区”组合拳。2019年以来,对标全市“1+474”工作体系,抓大、抓好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微软北方总部、iTOT等项目已签约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阿里巴巴、SAP(思爱普)等领军企业入驻济南科技产业创新示范园,构建涵盖“科技创新+金融+配套服务+应用场景”的世界500强区域总部集聚地。“互联网+”创新创业综合示范园投入运营,“线上+线下”入驻企业120多家,打造山东省“互联网+”产业集聚区。
  “家人式”服务留才,打造最佳“双创生态”
  市中区“求贤若渴”之心在优化服务方面同样一目了然。通过面向驻区人才成立“品质市中·经纬人才联盟”,市中区构建人才交流共享平台,搭建政府人才对接桥梁,畅通人才精准服务通道,定期开展沙龙、论坛、研讨会等活动,形成地方服务人才成长、人才反哺地方发展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公寓、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服务链条,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服务专员全程跟进,实现人才精准服务,全区人才公寓总量达696套;深入推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区级领导干部“一对一”联系专家人才,有事现身、无事不扰。
  木茂鸟集,水深鱼聚。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是汇集人才的“聚宝盆”。市中区突出事项“一次办成”、服务“一步到家”,开展一诺受理办、一网全程办、一端简化办、一站就近办、一厅集合办的“五个一”服务,推出容缺受理模式,让“指尖办”“马上办”成为常态,营商环境加快向3.0版跃升。
编辑: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