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南市医疗保障局获悉,我市医保部门从本月起在全市开展药品追溯信息监管提升行动,全面核查药品追溯码重复数据,精准打击串换、倒卖医保药品等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
据了解,药品追溯码通常由一系列数字、字母和(或)符号组成,标识在药品包装盒的显著位置,是每一盒药品从出厂时就被赋予的唯一身份标签,相当于药品的“电子身份证”。目前我市已采集了12728万条追溯码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核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并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下一步将与医保结算挂钩,逐步实现“无码不付、重码不付”,实现监管关口前移。
日前,国家医疗保障局发文要求,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应用医保追溯码,是为了进一步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和医保基金安全的重要举措。如果不扫追溯码,很有可能让群众购买到回流药品,而回流药品可能经历多次转手、储存条件不当,导致药品失效、变质甚至产生有害物质,也会让假药流入药品零售市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市医保局工作人员介绍,我市医保部门从2024年起一直在推广药品追溯码。截至目前,我市追溯码采集共接入5683家定点医药机构,接入率97.53%,其中,定点零售药店3565家,接入率100%;定点医疗机构2118家,接入率93.63%。
市医保局呼吁,参保人在定点医药机构买药时,一定要监督该机构扫描上传追溯码信息,坚决抵制不扫码行为。参保人也可使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自行扫码,查验药品销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