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应用普及,工业强市和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济南对产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旨在培养产业人才的平台在政府推动下应运而生,将企业人才需求和培训机构提供的人才精准匹配,聚势赋能济南工业强市和强省会建设。
济南提出“工业强市”战略,不是简单增加传统制造企业数量,做大产品数量和总产值。
目前,5G商用正在各行业展开,将深刻改变传统制造业形态和生产方式。智能制造到来,“智造济南”应运而生。
新时代呼唤新人才作为支撑,济南正在搭建产业人才培养和赋能平台。
5G改变产业 人才缺口持续放大
如今,华为公司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代表。在日前举行的济南市产业人才培养和赋能平台启动活动中,华为教育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赵爽表示,目前华为有19.4万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9.6万名,占将近一半。
4G改变生活,5G改变世界。随着5G应用于多个行业以及数字中国建设,全社会对数字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显示,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持续放大,人才培养挑战持续加大。
据测算,5G商用后创造的直接就业机会快速增长,2020年为54万,2025年预计为350万,2030年为800万。原因不难理解,5G以前,移动通信技术只是改变生活,更多人应用只是消费;5G到来后,更多应用于产业,需要人才研发。
体现在济南,2020年,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规模均达4000亿级,两大优势主导产业要加速崛起、相互赋能,成为工业强市的重要支撑,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两端都需要人才。产业规模均达到1500亿级的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亦是如此。
日前印发的《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建设智能经济强市和数字先锋城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两个万亿级产业高地,有效支撑工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级,形成“2+1”三个万亿级产业发展体系。这些目标实现亟需大量人才。
互联网人才学历偏低 要再培训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发展,都需要大量人才,那么济南现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情况怎么样呢?日前,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就目前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就业形态展开调研,结果发现,互联网行业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且大多是消费应用层面。
商品交易在受访者主要从事的业务类别中占比最高。按照受访者从事业务类别来分,商品交易占32.2%,金融服务占1.0%,用车服务占24.0%,物流服务占21.9%,生活服务14.6%,知识、技能、娱乐、广告等服务占6.3%。占比较高的商品交易、物流服务、用车服务、生活服务等业务技术含量低,尤其是用车服务,只需要掌握开车这项生活基本技能,对学历、年龄没有过高要求。
从受访者学历来看,七成以上就业者为低学历劳动者。调研显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及以下低学历人员占全部调研人群的74.0%;大学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及以上高学历人员占26.0%,低学历劳动者占比远高于高学历劳动者。
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发展速度很快,技术迭代速度更快,对人才再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华为提供的数据显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爆发式增长,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半衰期已经缩短为2.5-5年,平均4.5年面临技能更新。这意味着,大一学的知识,大四可能就过时了。
这需要再教育、再培训,只有培养出足以支撑产业转型发展的人才,才能为经济转型提供保障。济南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汲佩德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产业人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对济南而言,产业人才队伍是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搭建供需平台 打通堵点痛点难点
目前人才培训存在问题。“企业有什么人才需求,培训机构并不十分了解。”汲佩德说,一方面是企业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则是培训机构与企业现实需求出现脱节。主要原因还是产业转型升级太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特别是产业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新趋势,以及高端、智能、绿色发展的新要求,对人才的需求日新月异,按照传统培养方式很难适应企业的现实需求。
只有打通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堵点、痛点和难点,才能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衔接。在此背景下,济南启动产业人才培养和赋能平台,将企业人才需求与培训机构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人才培养业务对接,实现订单式精准匹配。企业缺什么样的人才,平台就开展相应的订单式培养。同时,进行需求分析,比如说在某个时期内某类人才紧缺,平台可以根据这一需求调整,建设短平快的培养模式。
济南产业人才培养和赋能平台运行后,预计每年为济南市先进制造和数字产业精准培养1万名以上产业人才,每年为超过100家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服务,加快打造全国第一家国家级产业人才创新基地,5年内形成百万级产业人才培养赋能数字化平台,为工业强市建设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产业人才。
培育“专精特新”人才 促进产教融合
对于刚启动的济南市产业人才培养和赋能平台,汲佩德提出了希望要求。他表示,平台要准确把握好自身定位,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如何提供有效供给,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谋划。要在培养“专精特新”人才上狠下功夫。要突出“专”,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专业人才需求,设置专业课程。要突出“精”,围绕济南市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精品钢与先进材料四大主导支柱产业需求,推动产业人才供给与企业发展需求实现精准匹配。
汲佩德说,要突出“特”,聚焦“高精尖缺”导向,对特殊人才开辟专门引进渠道,强化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培养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突出“新”,聚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发展方向,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升产业人才创新能力和水平。
要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上狠下功夫。要积极探索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障机制,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订单班”“学徒制”等产业人才培养新路径,加快构建适合济南产业发展需要的产业人才供应链,打造具有济南特色的、强力赋能工业强市和强省会建设的产业人才培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