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从山东省教育厅获悉,山东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印发《2021年全省学校秋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存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县(市、区),由属地领导小组(指挥部)科学分析研判疫情形势,确定开学时间;低风险地区,按计划时间组织开学。学校在开学前至少储备可供使用1个月以上的防护和消杀物资,中小学生应于开学前14天返回学校驻地,并监测每日体温。
师生开学前连续14天监测体温 学校要储备1个月以上防疫物资
《方案》要求,各地各学校要严格按照属地领导小组(指挥部)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开学工作方案,明确开学时间和返校安排,细化日常防控、应急处置、培训演练、物资储备、教学安排等各项工作措施。中小学校开学方案要由属地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研究确定,高校开学工作方案要经学校党委会研究确定,分别报属地领导小组(指挥部)同意后执行。
师生员工要在开学前进行连续14天每日体温监测,主动及时向学校报备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学校要全面摸排、动态掌握暑假期间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行踪情况,确保每名师生员工返校前14天的旅居史、接触史、健康史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做好“应检尽检”新“三类人群”核酸检测,并及时通过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平台报送核酸检测信息。新“三类人群”包括:(1)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2)开学前14天内本人或家庭成员有发生本土疫情地区或境外旅居史、与上述地区来人有接触史的;(3)开学前21天内所居社区(村居)发生疫情的。
根据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在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12—17岁学生疫苗接种的沟通告知、摸底统计、宣传教育等工作,本着知情、同意的原则,由家长陪同及时接种。教育引导大一新生暑假期间尽早在居住地接种疫苗。
学校在开学前至少储备可供使用1个月以上的防护和消杀物资,要求师生员工日常自备一次性医用口罩。同时,学校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开学前要彻底清除校内环境卫生死角,对教室、食堂、宿舍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预防性消毒。
三类人员暂不安排返校 中小学生开学前14天返回学校驻地
《方案》要求,科学确定开学时间,存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县(市、区),由属地领导小组(指挥部)科学分析研判疫情形势,研究确定各级各类学校开学时间。低风险地区的县(市、区),按计划时间组织开学。
同时,《方案》明确要求,师生员工所在县(市、区)有中高风险地区的暂不安排返校,待降为低风险地区后再安排返校。2021年7月以后本人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被疾控部门判定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的,暂不返校,经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解除健康管理限制后方可返校。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师生,暂不返校,待治愈且经学校同意后方可返校。
符合返校条件的高校省外师生员工要提前3天返校,且须持48小时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健康码(行程码)绿码返校。到校后由学校会同属地疾控机构第一时间组织进行核酸检测,结果检出前须在宿舍等待,核酸检测阴性方可正常活动。省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的低风险地区师生员工,须持48小时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健康码(行程码)绿码返校。中小学生应于开学前14天返回学校驻地,省外返回的须于返回当日进行1次核酸检测,同时做好开学前14天健康监测。境内外籍师生参照境内中国籍师生返校要求安排开学,境外外籍师生申请返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开学后,学校要加强校门管理,校园实行相对封闭管理,师生员工入校一律检测体温,查验健康绿码。外来人员非必要不入校,确需入校的要查验身份、实名登记,严格“测温+健康绿码”。对所有体温高于37.3℃的师生员工,一律进行核酸检测,并做好其他现场人员善后处理和服务保障。统筹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安排,制定疫情突发情形下的教育教学组织预案,实现线上线下即时切换,确保发生疫情时“停课不停学”、无法返校学生“停学不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