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对新建园有顾虑,心想没个三五年肯定不行。没想到,老师素质高,活动有水平,完全不像一所新园的样子,给了我很多惊喜。”历下区名悦山庄幼儿园的一位家长说。
作为历下区的一所新建园,名悦山庄幼儿园仅仅成立3个月就立刻得到家长认可的成长速度,便是历下区推进“集团化办园”的真实写照。6月4日,历下区教育局正式挂牌成立六家幼教集团,这其中就有包括名悦山庄幼儿园在内的23所幼儿园。
一方面是幼儿园机构设置不足的现状,一方面是孩子要上好幼儿园的诉求,在这一对供需矛盾面前,历下区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区域内“集团化办园”,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化解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从而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园。
2004年开始探索公办园办分园 实现新建园“办一所成一所”
谈及历下区的“集团化办园”政策,必须从历下区第一实验幼儿园说起。
作为历下区的第一所公办幼儿园,第一实验幼儿园成立于2002年,2004年接管第一所分园,2010年接管第二所分园,历下区的公办园数量也由此增加至3所。
“一幼就是一棵小树苗,在十年的时间里,它长出了自己的枝桠,同时自己也成长为一棵大树。再后来,树苗越来越多,历下的学前教育就发展成了一片森林。”第一实验幼儿园园长王慧说,其实历下教育从2004年就开始探索“集团化办园”的路子了,只不过那时叫公办园办分园。
由“小树苗”成长为“大森林”,正是历下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而在这一过程中,以第一实验幼儿园为代表的幼儿园已通过“办分园”的方式对“集团化办园”进行了实实在在地探索。
2004年,第一实验幼儿园接管第一家分园数码港幼儿园。
数码港幼儿园当时只有4个班的班额,但在总园的带动下很快成熟。“如果没有成熟的经验借鉴,一个新园至少要摸索几年才能成熟,但数码港第2年就生源爆满了。”王慧说。
2010年,第一实验幼儿园接管第二家分园盛福幼儿园。两年后,盛福分园成熟后“另立门户”独立运营,成为现在的历下区第二实验幼儿园。随后,第一实验幼儿园又分别于2015年、2019年接管了林景幼儿园和文东幼儿园。
林景幼儿园是村办幼儿园转型的代表。这所村办幼儿园2015年被第一实验幼儿园接管,并很快成为高质量的优质园。
“刚见到孩子们时,他们正在田字本上写字。幼儿园不提供三餐,教学也非常小学化。”由第一实验幼儿园输出、现任林景幼儿园总务主任的庞琪回忆称,接管后,她和同事们解决了食堂问题,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与此同时,他们通过开家长会、举办校园开放日等活动与家长沟通,改变了家长们“不学拼音写字就是不务正业”的偏见。现在,周边家长们对幼儿园高度认可,都争抢着把孩子送进园。
以上几所新建园,虽然地理位置不同、生源不同,但都在第一实验幼儿园的带动下很快走上高起点发展之路。同时,从第一实验幼儿园沃土上成长起来的第二实验幼儿园也独立担当,先后接管了山水郡园、盛景园和中林路园,在这次“集团化办园”中成立了历下区第二实验幼教集团。
2011年,国家开始大力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在这股东风下,历下区又于2012年建了第三实验幼儿园、锦屏幼儿园、龙奥幼儿园、紫苑幼儿园。2012年之后全区公办园数量呈井喷式增长,以每年五六个新园的速度递增。至今,全区已有30所公办园,未来5年还将新添45所公办园。
“新建园越来越多,而正是我们前期这种‘新建一所、成熟一所’的探索,坚定了历下区走‘集团化办园’的决心。”区教体局副局长丁宇说。
集团推行“优质园+”模式“ 总园”对集团园发展负总责
历下区此次推出的六家幼教集团,除第一实验幼教集团外,其余几家为第二实验幼教集团、第三实验幼教集团、龙奥幼教集团、紫苑幼教集团、锦屏幼教集团。
据区教体局学前教育科科长王艳芹介绍,这些幼教集团的总园都是有着省级示范幼儿园称号的优质园,有的还是省十佳幼儿园,各个集团的“一把手”也都是优中选优的“名园长”。幼教集团成立后,将以“一体管理,深度融合”为原则,按照“优质园+”模式,建立集团总园负责制。
“这是件大好事儿,可以让各个园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管理上也能由扁平化向纵深化发展。我们集团共有4个园,如果按以前的管理模式,就需要在每个园设后勤岗位,现在只需要一个后勤团队就可以了。”王慧说。
在具体的管理上,多个园区之间将采用“统一管理、资源共用、智慧共享、共同发展”的运行方式,实行党的组织建设、安全、人事、经费、业务、资源配置、考核奖惩等统一管理。各集团可根据工作需要,积极创新幼儿园管理体制,成立安全、业务、园务、后勤等管理中心,负责集团的日常管理。
各集团总园长对集团发展负总责,统筹协调集团发展,对集团各园长人选的任用有建议权,对园区中层管理人员、教职工在集团内部的使用有调配权。此外,集团副园长、分园园长等是管委会成员,管委会是集团的领导和决策机构,负责制定集团工作章程与发展规划、园所文化建设、师资的调配与共享、资金的分配与使用、宣传策划以及其他重大事项的决策等。
对此,历下区锦屏幼教集团总园长许文娜体会深刻。
锦屏幼儿园成立于2012年10月,而集团下属的西江华府一幼、西江华府二幼、龙奥御园都尚未开园,正处于承接过程。在许文娜看来,集团化办园政策的推行非常有利于新建园的发展。
“锦屏幼儿园一直以绿色生态田园为主题,其他几所幼儿园可以直接复制经验,并进行更细致的文化创设。所以说,新建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起点。”许文娜说。
“集团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在区域内除总园外,原则上一般不超过4个分园。”王艳芹表示,分园成熟后,将由集团总园向区教体局提交独立办园申请,区教体局根据机构设置和园区管理、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审核,符合要求的予以公布确认独立。
用人采用“区管团聘园区用” 教师队伍由“输血”变“造血”
2012年,历下区第三实验幼儿园、锦屏、龙奥、紫苑4所公办园成立,第一实验幼儿园输送出10名教师投入到新园的建设中。而这种人才输出已成为第一实验幼儿园的常态。迄今为止,幼儿园已往外输送了五六十名骨干教师。这些骨干教师在新园中都走上了重要岗位。
庞琪便是其中一位。2010年毕业的她,仅8年时间便完成了由教师岗到管理岗的转变,现在为林景分园的总务主任。
“以前在一幼就有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来到新园以后,遇到问题可以向总园求助,大家一起帮忙想办法。可以说,王慧园长是手把手地教我们。有了她的指导,我们很快就成长起来了。”庞琪说。
集团化办园的路子给一线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培育分园师资队伍的“自我造血”功能,促进集团各园骨干教师比例逐步趋于均衡。
而对于历下区教体局来说,“集团化办园”的政策也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目前,全区共有30所公办园,但仅有17所有“户口”,这让很多教师的身份问题成为大难题。
根据新政策,集团教师实行“区管团聘园区用”管理模式,即由历下区统一管理,幼教集团签订合同,集团各园内统一调配使用,将教师由“幼儿园人”变为“集团人”。区人社局、区教体局按照总量控制数核定集团岗位教师数,各幼教集团享有教师招聘权和使用权,按照核定的集团岗位教师数,在区人社局和区教体局的指导下依法落实教师招聘工作。幼教集团享有用人自主权,认真落实好集团内教师岗位竞聘、职称申报、教师交流等教师管理工作。集团教师实行集团内交流,凡在同一园区任教6年以上的教师,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原则上都要有计划地参与交流。
“这一政策的推出,让教师更有归属感,集团也在用人上有更多自主权,这些都有利于盘活集团骨干教师资源,加快集团名师建设,形成一支集团‘领航教师’队伍,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王艳芹表示。
建设互动共赢的发展共同体 五年内实现优质资源全覆盖
按照“集团化办园”的实施方案,历下区五年内实现区域内优质资源全覆盖。
据王艳芹介绍,为推进“集团化办园”工作,区教体局将多措并举为新政策保驾护航。区教体局局长亲自挂帅成立领导小组;区教体局保障幼教集团的经费投入,夯实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物质基础;制定可行的经费投入制度,根据新园办园规模按照一定标准给予开园经费拨付;完善人力资源交流与使用制度,在教师补充、干部教师流动等方面,优先满足集团建设需求;加强督查和考核保障,各集团要结合实际制定三年发展规划,三年发展规划期满后,由区教体局通过家长满意度调查、日常调研、专题和综合督导等多种渠道,科学考核、评估集团发展状况,引领集团健康发展。
历下区对教育发展的重视是有传统的。特别是在教师培训方面,历下区大力投入,让所有教师全都参与远程研修,并每两年组织一次园长外出学习培训活动,骨干教师则每年参加一次外出培训。
“去年,我们的培训费用是50万元,今年已经涨到了90万元。”王艳芹说,从培训到加强教研,让历下教育的理念一直具有前瞻性,并结出了硕果。
据介绍,今年在对武隆、永顺等地的教育扶贫工作中,对方用“三个前所未有”来形容历下学前教育的水平和担当精神;历下保利华庭幼儿园进入央视寻找“最美幼儿园”的镜头;历下区有48处省级示范幼儿园(其中省十佳4处、市十佳24处),所占比例居全省县区之首……
在全区推行“集团化办园”,是历下区全面提升办园品质的担当之举,也是解决公办园快速发展的智慧之举,这必将推进历下的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下一步,各幼教集团将建立以共谋发展为愿景、以制度体系为框架、以共享共用为纽带的集团运行机制。并积极探索集团内课程开发、课程共享和课程配送以及一体化教科研模式,努力实现智慧共享、资源共用、互学共进。
“历下区将在3到5年内有序推进集团化幼儿园建设,实现历下学前教育的更优质发展,实现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园的教育目标。”历下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顾朝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