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历城民歌》专辑首发 彰显中国传统文化自信

发布日期:2020-10-29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10月28日,历城区举行“建设‘文化历城’、保护民间艺术”《历城民歌》专辑首发活动,该专辑共收录《绣荷包》《十七八多》《画扇面》等21首极具当地特色的民歌。
  活动现场,中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曹文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历城籍著名歌唱家贾堂霞,精彩演绎了专辑中的11首民歌,清耳悦心、宛转悠扬,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这是历城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咱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曹文工说。
  据了解,历城民歌历史悠久、形式丰富,有山间小调、船工号子、情歌式小调、童谣、叙述类歌曲等,但基本处于散佚状态。近年来,历城区以“保护传统文化、传播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为目的,由文化历城事业部牵头,历城区融媒体中心实施,对上世纪60年代搜集保存下来的《历城民歌选》中的42首历城民歌进行分类整理和恢复,出版发行《历城民歌》歌曲专辑,让濒临消失的传统历城民间歌曲,成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活的艺术作品”。
  “历城区民歌丰富,音乐畅快、大气,是一种粗线条的美,反映生活、爱情、习俗,极具山东民歌特色,而山东民歌在中国又有很深的影响,因此,历城区这张民歌专辑,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很大。这体现了当地政府很好的文化保护意识和判断力,知道应该下手抢救民歌,把民歌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同时,在民歌萎缩现状下,通过政府支持、先辈帮助,以及年轻人努力,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把这些好东西原原本本保存下来、演绎出来,让后代知道还有这么美的民歌,让年轻人也能喜欢,把民歌弘扬起来,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自信。”曹文工说。
  “作为从历城区走出去的歌者,今天能成为历城民歌专辑的首唱十分荣幸。我生长于此,对历城的风土人情很了解,因此演绎起来十分自信。而且在唱的时候,想起了我小时候外婆边干农活边唱民歌的感觉,于是就把这种悠然自在的感觉融入演绎过程,唱出来更加接地气。我们拿到的歌片是手印版的,后来经过加工形成了现在的专辑,风格、语言都融入了历城当地的特色,并运用了山东民歌特有的滑舌音。”贾堂霞说。
  历城区对标全市发展定位,提出建设“文化历城”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文化塑造城市灵魂,打造城市IP,营造文旅场景,发展文旅产业。历城区民间音乐底蕴深厚、资源丰富,下一步,历城区将继续深挖民间音乐题材,对金元散曲、明清杂剧等进行研究,恢复和创新更多的优秀曲目。通过策划民间音乐节,建设黄河音乐小镇等项目,不断扩大影响力,打造“历城民歌”IP,为济南“曲山艺海”品牌助力,让“历城民歌”走出历城,让更多的人喜欢历城民歌、传唱历城民歌,使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据悉,历城民歌整理保护工作将分步骤持续推进,一期工程以小曲、小调为主,对《四季歌》《画扇面》《抓子歌》《走姨家》《绣花灯》《小两口参军》等历城民歌进行恢复,请曹文工担任编曲指挥,中国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伴奏,贾堂霞演唱,7月25日—27日,在北京完成伴奏录制,10月份完成全部录制和后期合成工作,并出版发行《历城民歌》音乐专辑,计划首次制作发行1000套。此外,历城民歌《十七八多》和创作歌曲《唱唱俺唐王大白菜》也完成了对历城区的授权,并将经过重新录制后同步发行。
  下一步,历城区还将恢复《历城民歌选》中其余歌曲,陆续推出《历城民间歌曲集》《历城民歌特色音乐课程》,使历城民歌成为完整的音乐体系。按照文化历城建设总体布局,结合历城民歌保护工程,该区将适时策划黄河音乐节、民歌博物馆、黄河音乐小镇等文化项目,在保护传承历城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历城民歌”IP,带动历城文化品牌提升和文化产业发展。
编辑: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