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莱芜区牢固树立“乡村振兴、法治先行”工作理念

发布日期:2020-11-25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近年来,莱芜区牢固树立“乡村振兴、法治先行”工作理念,通过提升乡村法律服务质效、培育乡村法治人才、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护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拓展+提升”全新升级 为乡村全面振兴优化法治服务
  莱芜区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效,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基础。
  服务“全覆盖”。积极构建区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建成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点,将服务平台打造成集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一站式”为民服务平台,实现司法行政工作室、法律顾问、调解组织、调解员基层全覆盖,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服务效能。
  服务“零距离”。在所有村(社区)设立遗嘱公证协办点;依托高庄法律服务所在全市率先试点打造区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为群众提供高质量免费法律服务;在所有镇(街道)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基层受理点;推广法律援助“全域受理”,在全区设立26个网上受理点,实行“就近办”“网上办”;开展政法干警进村(社区)等活动,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
  服务“全方位”。聚焦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整合司法行政力量、延伸服务触角,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服务“有温度”。深化“温暖法援”品牌建设,积极参与法治扶贫,开展专项行动,落实应援尽援;开通公证服务热线,开辟困难群众绿色通道,对46项类公证事项落实一次性告知。
  “选配+培育”全力打造 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法治力量
  法治人才是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莱芜区通过选优配强与本土培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培养乡村法治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一线法治人才。
  开展“四个一批”法治人才打造工程——
  选聘一批村级法律顾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区所有村选配了业务精湛、熟悉农村工作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实现村级法律顾问全覆盖。建立健全村级法律顾问日常督查、动态管理、“四看”“两落实”考核评价、服务规范等相关配套制度,打造法律顾问“莱”普法、法律顾问“莱”调解、法律顾问“莱”坐班、法律顾问“莱”代办等系列特色品牌,法律顾问共为基层提供审查修订合同、解答法律咨询、开展法律援助、提供法律意见等各类法律服务4万余件次,形成了“镇村吹哨、顾问报到”“群众有呼、顾问有应”的良好局面。
  培育一批“法治带头人”。通过举办农村干部法律中专班,开展村干部法治培训、党员大会上的普法课、乡村法治大讲堂、政法干警巡讲等系列活动,重点向村“两委”干部普及宪法、民法典特别是基层自治、党规党纪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基层干部法治意识,培养农村干部的法治思维,增强依法办事、依法治村能力,培养“知法”村“两委”。
  培育一批“法律明白人”。重点培育以人民调解员为主的法律明白人,区镇村三级联动,整合各方资源,分层次、分领域,采取层层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座谈交流、技能大赛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培育法治观念,将越来越多的调解骨干培养成分布于民间的“法律明白人”。
  培育一批“崇德守法文明户”。在全区开展“崇德守法文明户”评选活动,经过村级推荐、镇街初审、区级评定的方式,共推选出“崇德守法文明户”5000余户。对选出的农户进行广泛宣传,制作悬挂门牌,发挥“崇德守法文明户”的示范引领作用。
  “精准+创新”全域普法 为乡村文化振兴增添法治元素
  近年来,莱芜区坚持把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建设法治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来抓,突出重点内容,创新形式,精准发力,在全区营造了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突出重点内容,实施精准普法。围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开展“法律进家家家安”、扶贫专项普法宣传、普法志愿者基层行、政法干警送法进乡村、村法律顾问一季度一场法治课等系列普法活动,举办“普法小夜校”、送法进田间地头等活动1300多场次,深入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创新普法形式,提升法治教育感染力。建立“济南市莱芜区司法局”“莱芜依法治区”“其欣说法”微信公众号,设置以案说法、法规速递等多个板块,利用手机APP、公益律师群、村干部群、妇女群等推送典型案例、传播法律知识,在区政府网站开设依法治区专栏,利用全区230多辆公交车、200多处楼宇电视、130多处户外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法治文艺节目、普法宣传标语,形成传统媒体、“互联网+”新平台、微信新媒体三位一体立体普法网络。充分发挥文化品牌效应,将法治宣传与民间艺术有机融合,邀请莱芜梆子等艺术团体,自编自演莱芜梆子《一张清单》、快板《法治歌》等30多个法治文艺作品,每年深入基层巡演40余场次。
  建设法治文化阵地,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每个镇(街)至少建成1处法治文化公园、广场等,依托村办公场所、村民文化广场,在村(社区)普遍建立法律图书室、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墙、法治长廊、法治小景观等,今年在雪野街道打造了“一环、一廊、三分区”的全市首个“民法典主题游园”,让老百姓出门就能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法治熏陶。
  “规范+监管”全程发力 为乡村产业振兴筑牢法治屏障
  莱芜区紧扣“规范”和“监管”两个有力抓手,规范经济行为,助推乡村产业健康发展。
  创新法治护航乡村振兴机制。围绕农村脱贫攻坚、集体经济发展、产业项目运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建立“法治保障前端介入、律师顾问专业介入、法律服务全程介入”的法治护航机制,组建三资清理、脱贫攻坚等10余个专项法律服务团,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积极参与农村三资清理工作,第一时间组织村法律顾问等成立专项法律服务团,全区160余名法律工作者到村开展专题法治讲座400余次,解答法律咨询、提出法律意见等4300余次,审查合同2700余件,组织项目竞标52件,为“三资”清理工作提供专业化、全过程法律支持。
  监管农村经济行为。积极组织村法律顾问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合同签订、工程竞标的事前服务、事中监管、事后监督等各环节,事前对合同起草进行审查把关,事中对农村合同和竞标项目进行统一归档备案并开展跟踪管理服务,事后督促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对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矛盾纠纷超前预防、及时化解,确保各类经济行为合法合理,从源头预防各类隐患。探索在高庄等基层法律服务所成立农村合同及项目竞标服务中心,采取集中监管的形式,提升监管实效和规范水平。
  优化农村中小微企业法治服务。深入农村中小微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开展“万警进万企”活动,探索实施法律服务代理机制,成立十业百企等法律顾问团,强化“上门服务”,打出“问诊+出诊+会诊”组合拳,走访农村中小微企业200多个,为企业开展免费法治体检、“法律服务面对面”等活动100多期,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次、法律建议6000余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健康发展。
  “监督+服务”全速出击 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护航人居环境改善。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工作,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法律服务,用法治保障环境治理、生态恢复。
  强化生态环境领域执法监督。加强对涉农执法工作的监督,特别对污染防治、砂石资源整治等与环保相关的重点执法领域,实行日常监督、专项监督与综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比如,在砂石资源整治工作中,牵头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进行统筹协调、监督指导,协调处理行政执法工作中的普遍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对发现的重大案件线索,专题研究、协调推进、联合执法,形成共同监管合力。联合区自然资源局梳理2019年以来的砂石资源案件102件、立案80件,协调将2起农村砂石资源大案移交公安部门立案侦查,有力震慑了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
  “创新+融合”全能提效 为乡村组织振兴夯实法治根基
  莱芜区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法治乡村“十个一”创建活动为抓手,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目前,全区336个村(社区)达到法治乡村“十个一”创建标准,18个村(社区)被评为“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四位一体”网格化服务管理强自治、增活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六级联动”网格化包挂体系下,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多元参与、智力支撑”四位一体的网格化建设路子,打通了服务管理基层的“最后一环”——
  党建引领,下活网格化服务管理“一盘棋”。建立“区委-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党小组(村民小组)-党员-群众”“六级联动”包挂工作体系,实现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网格管理,织密网格化建设“一张网”。全区划分网格3400多个,形成了覆盖全面、无缝对接的网格矩阵,健全完善了“民呼我应、吹哨报到、结果反馈”的闭环服务机制。多元参与,拧成网格化共建“一股绳”。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融进网格,实现了资源互补、网格共建,蹚出了一条“依靠党建实现网格功能倍增”的成熟路子。智力支撑,擦亮网格化服务管理“一双眼”。充分利用“微信群”“大喇叭”“雪亮工程”“云眼工程”,全面提高村(社区)网格化信息化立体化治安防控能力。
  “法德结合、文明理家”强德治、扬正气——莱芜区从家庭治理入手,开展“法德结合、文明理家”活动。制定家庭教育“六化六十条”工作标准,并编印学法用法、道德教育五字歌等,开展“六进家”系列活动。近年来,结合移风易俗、美丽乡村建设、四德工程、出彩人家打造等,把家庭家教家风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其涵养道德、厚植文化、润泽心灵的德治作用,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维护社会和谐安定。
  “五方联动、三调对接”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强法治、促稳定——积极探索构建了“五方联动、三调对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调解工作无缝对接、协调配合,同步运行、资源共享。“五方联动、三调对接”多元化解机制即司法、法院、检察、公安、信访“五方联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对接”。近年来,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12700余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乡里乡亲》栏目,以高庄法律服务所调解案例为内容,制作播出了50分钟的电视节目《心里的影壁墙》,对莱芜调解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编辑: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