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利部获悉:截至19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陶岔渠首累计调水入渠水量达400亿立方米,中线工程连续安全平稳运行2400多天,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已成为京津冀豫沿线大中城市地区主力水源,直接受益人口增加至7900万人,比通水初期的3800万人增加1倍多。
中线工程优化了水资源配置格局,保障了群众用水安全。通水近7年来,工程供水已由规划时的受水区沿线大中城市生活用水的补充水源,转变为主要水源,改变了京津冀豫受水区供水格局。中线各受水城市的生活供水保证率从最低不足75%提高到95%以上,累计惠及沿线20余个大中城市及131个县,受益人口逐年攀升。
北京1300万群众喝上南水,南水占主城区供水量的七成多,大兴、门头沟、昌平、通州等部分区域也用上了南水;天津市累计有1200万人受益,南水成为天津城区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14个主城区居民全部用上南水;河南郑州、南阳、平顶山、漯河、周口等11个市的2400万群众全部用上南水;河北有3000万群众受益,中线工程供水范围已覆盖石家庄、邯郸、邢台等7个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挥了重要生态功能。生态补水促进沿线河湖生态持续恢复,为淮河、海河、黄河流域的河湖健康、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目前,中线工程累计向北方48条河流生态补水59亿立方米,其中,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段回补37.89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