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荒原变绿,一个个沙丘止步,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从森林匮乏到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神州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卫星云图上看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140万亩人工林海,犹如一只展翅的雄鹰,遏制着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这片人工林,同河北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连成一体,成为京津冀一道生态屏障。
同样是塞罕坝,一张近60年前拍摄的老照片,却显示这里是另一派光景:草木稀疏,沙地广布,一派萧条。林场的老人陈彦娴回忆,那时这里一片荒凉,天总是黄的,风裹着沙子往嘴里灌。
从茫茫荒原到莽莽林海,从黄沙漫漫到山清水秀,几代塞罕坝人扎根在高原荒漠,59年矢志不渝造林绿化。如今,塞罕坝森林覆盖率超过82%,为京津冀地区筑起了一道挡风沙、蓄水源的绿色屏障。
塞罕坝的巨变,是神州大地美丽嬗变的生动写照。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森林覆盖率仅有8.6%,森林面积仅有8000多万公顷。经过70多年坚持不懈植树造林,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6倍多,2020年底达到23.04%,森林面积达到2.2亿公顷。“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平均每年大约新增森林面积1000平方公里;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平均每年新增森林面积2500平方公里以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表示。
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一系列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等活动,留下一抹又一抹绿色。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人工林面积长期居世界首位。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我国天然林面积1.4亿公顷,人工林面积0.8亿公顷。在全球2000年到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
在国土绿化实践中,我们越发注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适地适树,科学造林,精心管护。“过去国土绿化,注重扩大面积,增加绿量,现在把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质增效提到了更高的位置。”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刘东生说,近年来,我国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每年营造林面积在1亿亩以上,实施林草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每年森林抚育也在1.2亿亩以上,扩面增绿与提质增效相结合。
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天然林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全国已建立起近700万人参与的天然林管护队伍,各地综合运用物联网、远程监控和无人机等各种智能软硬件技术对天然林资源加强保护。
森林面积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新业态不断出现。目前,全国林下经济总产值超过90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3400万人。林下经济产值达500亿元以上的省份已有9个,江西、广西林下经济产值超过千亿元。
在塞罕坝,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承德市哈里哈乡扣花营村的农家乐经营者邢国林就在家门口开起民宿,吃上了“生态饭”。“一天能接待30多人住宿,100多人用餐,一年收入20多万元。”邢国林说。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从完善政策机制、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引导和促进科学绿化的政策制度措施。“科学绿化、高质量发展将贯穿到国土绿化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刘东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