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俄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开工仪式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过视频连线共同见证开工仪式。能源合作一直是两国务实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核能是其战略性优先合作方向,一系列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此次开工的4台核电机组是中俄核能合作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也将助推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提质升级。
打造样板工程
中俄核电大项目合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9年10月20日,中俄重大经济技术合作项目——位于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正式开工。2007年5月,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同年8月16日,田湾核电站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全面投入商业运行。
在一期工程基础上,二期工程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先进设计和大量自主化优化,3、4号两台机组分别于2018年2月15日、12月22日投入商业运行。
据介绍,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田湾核电站创造多个世界第一和行业第一:田湾核电站1至4号机组从未发生任何危及核安全的事故、事件;取得了90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专利授权405项;多次刷新水—水高能反应堆(VVER)机组大修工期的世界纪录;创国内运行核电站10年换料大修最短工期纪录……
在这一标志项目积累的互信基础上,中俄核能合作不断推进。2018年,在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中核集团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签署核领域一揽子200亿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商定合作建设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2019年,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俄双方又签署多项核能领域采购合同。
阿列克谢·班尼克是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旗下建设出口公司负责中国项目的副总经理,他曾与中方同事一起参与了田湾核电站4个机组的成功运营。他向本报记者介绍,田湾核电站设计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堆芯熔融物捕集器,有效提高了核反应堆的安全性。
今天的田湾核电站,已成为俄罗斯向全球市场推广其VVER核能技术的“样板工程”。中国核工业集团副总经理申彦锋介绍:“俄方经常组织其他国家代表团来田湾参观,这是俄方对中国核电建设的高度认可。”
促进绿色发展
核能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调整中越来越多地替代化石能源。中俄在核能领域携手合作,既展示了中俄在高端装备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的重大合作成果,也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截至目前,田湾核电站向社会输送超过270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电力,累计发电量可供超过1亿户中国家庭使用1年,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超820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超2.1亿吨,减排二氧化硫70万吨,相当于增植超过8.5万公顷森林。预计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76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68万吨。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俄中在核能领域的合作对于加强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清洁世界起到促进作用。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总经理利哈乔夫表示,俄中两国同为世界核能领域的领先者,相关核电站建设项目合作协议在两国领导人引领下不断向前推进,彰显了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
俄罗斯能源和安全中心主任安东·赫洛普科夫表示,俄中核能合作项目顺利开工,体现了双方在工业和环保领域合作的务实态度。核电在减少碳排放、缓解气候变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两国在核能领域积极开展合作,并向全球推广清洁能源,展现出负责任大国形象。
深化经贸投资
核能是中俄两国之间涉及产业链最广泛的合作领域之一。奥斯特洛夫斯基指出,俄中加强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建设合作,有助于两国扩大经贸及投资合作。截至目前,田湾核电基地带动中俄两国关联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超过2万个。徐大堡核电项目对辽宁装备制造产业链贡献将超过400亿元;仅项目两台机组建设期间,将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两台机组投运后,将为东北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和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20年7月,普京签署总统令确定2030年前俄国家发展目标,提出俄非资源和非能源产品出口额比2020年增长不少于70%。改善出口结构是俄罗斯经济转型的重要目标,核能合作带动的设备、服务等出口正是重要突破口。俄罗斯出口中心总经理维罗妮卡·尼基申娜预计,今年俄罗斯的非资源非能源出口所占比例将首次超过碳氢化合物。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副教授奥列格·季莫费耶夫表示,对华贸易在俄对外贸易总量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核能合作将优化双边贸易结构,促进相互投资,拉动两国经济发展,共同为实现到202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努力。班尼克深信,俄中双方在核能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新的核能项目将为俄中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