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济南高新区专场)。从发布会上获悉,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30多年来,济南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近600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5300多倍,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20%—50%。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对全市经济大盘形成有效拉动。建区之初,全区只有58家企业,现已集聚8.9万余家企业,市场主体突破14万户,各级各类人才达39.63万人,上市挂牌企业占全市47%。
前8个月共策划储备项目213个、总投资1636.1亿元
聚焦产业发展前沿,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比亚迪半导体、浪潮科技园、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等省市重大项目先后落地投产,弗迪电池、临工重机成为产值破百亿的招商引资工业企业。今年1—8月共策划储备项目213个、总投资1636.1亿元,15个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97.5%,超时间进度30.8个百分点。
围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内培外引“双向发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扩量提质,规模达到4100亿元,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约占全市的60%;智能装备产业加速崛起,规模达到1800亿元,交通及工程机械、激光装备等细分产业居全国行业领先位置;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成势,规模近1000亿元,综合竞争力连年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
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近2700家
济南高新区始终坚持向创新要活力、向科技要动力,全区“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4.6%。
济南高新区累计牵头斩获10项国家科学技术大奖,2023年度山东省科技创新十大提名成果中济南高新区独占其四,量子通信技术多次刷新世界纪录,大质量超高速电磁推进、小分子创新药、植物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落户济南高新区,全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总数达395个,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38家,科研载体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30多年间增长了近110倍(1991年时22家),达到2400多家;累计培育独角兽企业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9家、省级瞪羚企业27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近2700家,近三年平均增长超20%,数量居全省开发区首位。
力争三年内全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突破450家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以来,全区立项科技项目近300项,区内企业牵头获得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12项,位列全省开发区首位。2023年,济南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1.7%,以全市1/7数量的规上工业企业创造了全市近1/4的工业产值。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紧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需求,高标准打造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进一步推进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建设,推动更多大科学装置落地,支持区内龙头骨干企业组建更多“国”字号平台落户高新;同时,布局争创一批省级高能级创新平台,不断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后备军,力争三年内全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突破450家,其中“国”字号平台突破20家。
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擦亮“数字平台+系统培训”企业服务品牌,为优质科技型企业梯次成长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000家,专精特新企业突破1300家。
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解决产业发展“卡脖子”难题;强化区内39家新型研发机构与企业的产研合作,推动“四链”深度融合,释放原始创新优势、加快原创性成果落地;力争3年内,服务企业新立项科技计划项目超200项,在集成电路、国产化服务器、生物医药等领域成功突破技术壁垒,在人工智能、种质创新、量子等领域培育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