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如何改造升级为现代农业,这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农业与农村面对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同样也摆在了钢城区的面前。怎么改造?怎么提升?各地区都在探索新模式、寻找新路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钢城区调优调新产业产品结构,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激发了内生发展动力。
调优产业产品结构 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2月22日,钢城区艾山街道九龙庄村民赵方会来到地头上查看他的丹参生长情况,“咱以前不会种植丹参,自从梅博士来了后,通过他的讲解,我们种植户受益匪浅。”
赵方会提到的梅博士,是到钢城区艾山街道办挂职副主任的山东农业大学博士梅显贵。
艾山街道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以重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为主,钢铁及配套产业比重较大,以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发展较慢。然而艾山街道东城西乡,城市社区有9个,农村乡镇却多达30个,农村工作仍然是艾山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发展农业新动能,成了艾山的一大课题。经多方考察论证和慎重研究,最终确定了“九龙药谷”丹参种植发展项目。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提高种植积极性
确定了发展什么,怎样发展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为提高村民种植积极性,艾山街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种植户最高给予每亩300元的种植补贴,种植面积超过400亩的村,还给予5万元农机补贴。去年,丹参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万亩,每亩纯收入将超过4000余元。为确保丹参科学化种植,艾山街道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打造了“九龙药谷”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山东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实践育人基地,聘请山农大专家对丹参种植定期指导,由山农大博士挂职办事处副主任,专门指导中草药产业发展。
同时,为解决丹参购苗和销售等问题,近年来,艾山街道先后成立帮带合作社及中草药交易中心,通过合作社统一购苗、统一收购,解决了百姓的后顾之忧。另外,为解决丹参种植重茬问题,规划建设了100亩试验田,开展金银花、徐长卿、黄芩等10余种中草药种植试验,科学规划“九龙药谷”未来发展。
走上发展新路子 让老百姓得实惠
“以前,村里老百姓以种植玉米为主,过着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日子,每亩地年产出不到800元。从去年开始,办事处号召种植丹参,不少百姓跟着挣了钱,都说上级政策好。”北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继斌说,“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利用这个交易中心,引进一些粗加工、深加工设备,提高我们中草药的附加值,让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实惠。”
“种丹参比种玉米可强多了,我种了2亩丹参,挣了8000多元。要是种玉米,最多也就挣个千儿八百的。这2亩地,还打算继续种丹参,收成好、收益高,街道还有补助,不种它种啥。”九龙庄村种植户赵成珍对记者说。
“去年,艾山街道对种植丹参的农户最高给予300元/亩补助。”街道农技站站长刘继伟介绍道,除此之外,街道还以北楼村为主体,将流转100亩高标准的试验田,采用山东农业大学拿规划、街道给政策或补助、北楼村具体实施三方结合的方式,开展试验田工作,一期规划的50亩试验示范园已经投入使用。
目前,艾山街道与山农大合作共建山东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实践育人基地、高标准实验田,诠释了艾山街道借用“外脑”,与高等院校合作,以科技引领创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农业转型发展之路。
“九龙药谷”的发展,是艾山街道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新动能培育而打造的一个典型例子。
除此之外,艾山街道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引导各村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发展特色种植,九龙庄花椒、锦润农场、古墩莲藕、雁埠子小米等特色优质农产品种植均已形成规模。当前,艾山街道广大农村不仅有效实现了群众增收、贫困户脱贫的目的,还依托产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走上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高效观光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