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聚焦县(市)区党代会:平阴定位“小县大城” 打造省会次中心城市

发布日期:2011-12-27

信息来源:


中共平阴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会场

昨日,中共平阴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平阴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近几年,全县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蓄势待发,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对外开放进入全面加速期,随着省会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聊泰铁路、青兰高速的建设实施,园区空间的不断拓展,在更大范围集聚要素的条件更加成熟。城镇建设进入跨越提升期,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社区建设步伐加快,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镇功能形象的成效更加明显。
未来5年,平阴县的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形成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格局。
新区展新貌群众实惠多
过去的5年,是平阴人凝心聚智,开拓进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5年;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5年;是和谐发展,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
5年来,平阴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6.8亿元、利税51.4亿元,分别是5年前的2.2倍和2.8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33%,荣获全国玛钢管件生产基地称号。
5年来,平阴第三产业迈向繁荣。传统服务业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5.4亿元,年均增长13.5%。
5年来,平阴城乡规划布局不断优化。东部现代工业新区、西部宜业生态新城、南部宜居高档复合体、北部新兴产业带、中部综合功能区规划逐步完善。城市形象全面提升,片区改造大规模展开,城中村改造全面启动,累计完成建筑面积260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由11.9平方公里扩大到14.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35.5%提高到45.7%。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济菏高速平阴段建成通车,220国道拓宽改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市政“四供两排”设施不断健全。镇村面貌明显改观,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22个。
5年来,平阴引进内资130.7亿元,利用外资3689万美元,二机床铸件加工、鸿瑞化工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山水日产万吨水泥熟料、海川炭素等一批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大唐集团、中海油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平阴。
构建具有平阴特色的清洁能源基地
实施新型工业强县战略,着力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元产业、壮大一批利税过千万元企业、争创一批国字号品牌,推动支柱产业高端化、主导产业优势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发展。
扶持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开发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壮大以无功补偿系列产品、新能源机动车为重点的节能环保产业,建成具有平阴特色的清洁能源基地,并加强政策扶持,加快项目引进。
重塑工业园区,支撑实力提升。平阴遵循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规律,按照“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定位,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把工业园区作为提升实力的平台。核心区实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提升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全县经济转型升级;安城片区在巩固提升建材产业园的同时,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打造生态科技产业园;孝直片区以提升功能、集聚要素为核心,打造机械装备业优势突出的产业园区;孔村产业园在推进炭素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努力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基地;东阿产业园以拓展发展空间、培植特色产业为重点,打造阿胶食品产业基地。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建设投入机制、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园区财政管理体制,赋予园区更大的自主权,形成园区建设合力,增强园区发展动力。
壮大“平阴制造”涌现“平阴创造”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使创新成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强化政策激励,建设创新型企业孵化基地,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让“平阴制造”壮大,让“平阴创造”涌现。强化政府对研发活动的支持,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
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挖掘放大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创新优势,加强项目策划包装,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项目,突出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优质企业上市直接融资,鼓励中小企业与大集团进行战略合作,鼓励投融资公司采用BT、BOT等方式吸引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把平阴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审批环节最少、服务意识最强、办事效率最高的县市之一。
建设“山水园林城、泉城后花园”
按照“小县大城”发展方向和“山水园林城、泉城后花园”定位,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打造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清新宜人的省会次中心城市。
拓展发展空间。按照“东拓、西进、南延、北伸、中优”的空间布局,拉开城市框架,构建南北贯通、东西相连的外环大通道和纵横交错、便捷通畅的内部交通网。加快东拓,实施安城重点城镇提升工程,加快融入县城,建成现代工业新区。推动西进,提高工业园核心区发展水平,加快玫瑰湖湿地核心区建设步伐,建成玛钢公园,构建宜业生态新城。实施南延,统筹推进锦东新区和云翠新区建设,打造宜居高档复合体。促进北伸,规划建设黄河风景带,培育220国道新兴产业带。实现中优,加快重点片区和城中村改造,构筑实力强、功能优、环境美的综合功能区。
提升品质功能。对重点片区和标志性建筑精心设计施工,使单体建筑各具特色,群体建筑和谐美观,整体形象特色鲜明。
突出山水特色。加大“显山、露水、增绿、治污”力度,努力实现城乡生态化。规划修建城区周边山体公园,控制建筑高度,做到“临山不遮山、依山不挡山”,增强城市的归属感。加快玫瑰湖湿地开发,实施锦水河河道综合治理,建设锦东新区和云翠新区水系景观工程,整治水系,净化水体,塑造水韵,增强城市的灵动感。
统筹城乡建设。树立“全域平阴”理念,在强化中心城区建设的同时,大力支持城镇提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巩固扩大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逐步实现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社会参与、政策扶持、梯次推进的原则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发挥土地整治投融资平台作用,加大社区道路、教育、卫生、文体、环保等设施投入,建成一批人口集聚适度、功能设施齐备、生态环境优美的农村社区。(本报记者 周历)

转自:《济南日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