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07-13
信息来源:
“十二五”时期是市中区抢抓建设新机遇、谋求发展新突破、实现城区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发展引擎,全力打造具有市中区域特色的人才竞争新优势,是实现全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树立全新理念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实现人才优先发展,必须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在首位。首先,必须树立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理念。坚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谋划人才工作,把人才资源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去规划,融入人才强区战略总体进程中去推进,做到谋划发展同步考虑人才保证,研究政策同步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步考虑人才措施,通过统筹规划、宏观调控、政策引导,把握人才工作的方向,促使人才总量、增量、存量和结构等与区域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资源的贡献率。其次,必须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式人才理念。立足市中区位优势和辖区载体资源丰富等特点,坚持广纳人才,打破地域、单位隶属关系等限制,进一步探索、强化聚集和服务社会人才的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参与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建设,实现人才工作重心从区属向区域转变,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市中区施展才干、贡献力量。第三,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理念。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刻认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广开引才渠道,拓宽引才视野,实行“向内挖潜”与“向外引才”齐头并进,形成全区上下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氛围,从而真正为全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打造良好平台以优质载体和环境吸引人才集聚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立足市中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围绕全区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切实形成对人才的吸引,必须努力搭建好项目、园区、科研三大平台。搭建项目平台,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集聚人才。目前,市中区第三产业比重达80%以上,特别是金融业加速聚集,济南市金融商务中心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大量支撑现代服务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大力发展银行、证券、信托投资、文化创意等现代产业项目,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有高层人才支撑、在行业内处领先水平的高端项目,集聚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善于管理创新的高端经营管理人才,是今后全区人才建设的重点。必须大力推广项目与人才引进一体化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运行模式,通过高端引领,带动服务业人才整体开发,从而推动优势产业提升、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搭建园区平台,提升对人才的聚集、辐射效应。继续推进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建设,提升济南腊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国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腊山创业区的功能,建设西门子产业园、都市型产业园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增强人才吸附承载能力,为各类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条件。搭建科研平台,壮大交通装备和电力设备两大重点产业。发挥重汽、西门子、山东电力设备公司等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产学研”载体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工程)中心建设,与高校联手、与中小企业联姻,建立开放、网络化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进技术成果交流、技术人才“孵化”,提升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
创新工作机制激发人才队伍的创造活力
推进人才事业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只有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观念和制度障碍,加快构建有利于人才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在人才投入上,设立人才专项资金、服务业引导资金、科研扶持资金,加大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支持力度,建立与全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对接、联动的政策环境。在人才的培养上,以素质提升和能力建设为核心,做好各类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整合高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等教育、科研资源,推进教育实践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人才的发现评价上,坚持以能力和业绩评价人才、选拔人才,建立健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机制,选贤任能,唯才是举,不论资排辈,不求全责备,更加注重从科研、生产和工作一线发现人才、使用人才,进一步形成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导向。在人才激励保障上,不断深化各类选拔表彰活动,重点奖励在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各类人才,在政治上给荣誉、经济上给实惠。去年对全区金融商务高端人才的奖励,实现了与工作绩效紧密联系,激发了人才活力,推动了金融业加速聚集,今后将进一步创新完善选拔管理的办法,总结人才集聚的经验,深入推进选拔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才的积极性。此外,坚持像抓项目一样抓人才,切实把“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当作推动人才事业的关键来抓,完善人才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和推进机制,充分调动起各级各部门抓人才的积极性,切实形成人才工作的强大动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