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百脉新型农村人才开发计划”巡礼之

看沙树星如何成为“山东省乡村之星”

发布日期:2011-06-13

信息来源:

章丘种植大葱已有千年历史,但把葱种出了名堂、卖出了名气的,沙树星却是第一人。这位章丘市优秀人才、枣园万新村支部书记、万新富硒大葱协会会长,早已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大葱之星。黝黑的脸上衬托出憨厚,言谈举止充满了自信,尤其在和记者谈起大葱的种植来,沙树星更是充满了激情。也是因为大葱,他被评为了首届“山东乡村之星”、“全省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用典型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全国科普惠农 兴 村 带 头人”。

沙树星与大葱是什么关系?其实,沙树星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众人皆知,用句通俗的话说,他就是富硒大葱的代名词。

万新村作为传统的大葱种植村,全村90%以上的土地、80%的人口都从事大葱种植,富硒大葱以其绿色、优质的内在品质,吸引了众多客商的青睐,更成为当地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了发展好这一特色产业,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沙树星可没少费心思。沙树星知道,要想让万新村的富硒大葱在不断变幻的市场中站稳脚跟,首先,产品质量必须得过硬。

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创新就没有创收。2006年,为引导会员实行生态种植,沙树星带头改革施肥方式,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并把原来的化肥、尿素改为有机肥和农家肥,以专用配方的复合肥为主,基肥改为圈粪和鸡粪,每亩用量都在千斤以上。当年,大葱亩产量最高达到13500斤。2008年,为进一步提高葱农的组织化程度,在协会基础上,由沙树星牵头联合几十个党员干部和大葱种植示范户又成立了“章丘市万新富硒大葱专业合作社”,把零散种植户的力量聚集起来,实行企业化运营。目前,合作社成员达到1800多个,300亩章丘大葱核心种植区已经由绿色转为有机,辐射带动区内的3万亩大葱也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

好酒也要勤吆喝。为把万新富硒大葱的名气和市场做大,沙树星不仅注重自我宣传,也通过各类媒体、参展活动及争创名牌进行宣传。2006年万新被评为首批“山东名牌农产品”;2007年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2008年4月再次荣获“中国名优农产品”的奖牌和证书……这些荣誉,对万新富硒大葱品质和安全水平肯定的同时也提高了它的知名度。连续三年大葱销售,日销售量从以前的每天200多吨上升到超过500吨,普通大葱价格也由去年的平均每公斤1.2元增长到2.2元,礼品盒装大葱由去年的每公斤5-7元增长到7-10元。价格涨高了,反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客商和消费者亲睐,他们说:“我们图的就是万新牌大葱的品牌和质量,哪怕价格贵点,我们也买着放心!”目前,“万新”牌富硒大葱已成功打入北京、四川、河南、河北、东三省等20多个省市市场,还跨过了长江,走进了世博会。

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给老百姓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今年56岁的村民郑宗俊说:“俺种了快半辈子大葱了,原来辛辛苦苦半年,亩产不过7000斤,亩收入不过2000元。自从按照协会要求种植富硒大葱以来,亩产量在1万斤左右,亩均收入突破4000元!”像郑宗俊这样的农户,在万新村已经占到了80%以上,昔日传统的“土里刨食”变成了如今的“土里生金”。

“守着土地,守着大葱,就是捧着金饭碗,咱农民致富就不缺途径!只要敢想敢干,咱农民致富的路子也会越走越宽。”谈到今后的打算,沙树星踌躇满志,他想把“万新”牌富硒大葱打造成“中国驰名商品”,把万新大葱基地打造成集观光、旅游、科普示范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光基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