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05-26
信息来源:
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企业的自主创新是一个自然的演进过程,谁也不能代替市场对产业和企业进行选择。唯有将创新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产业升级的滚滚洪流,这场自然的演进才能在大浪淘沙的市场风云中激流勇进、巍然不倒。市场的优胜劣汰给我们上了残酷却生动的一课:什么是抵御危机的最好武器?创新!自我市启动优秀创新团队评选以来,目前共有十支队伍获此殊荣。飞奔的经济列车离不开创新的强劲驱动,正在进行的“转方式、调结构”同样离不开创新的有效牵引。创新,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助推器,是企业赢得市场的生命线。在制度、科技创新亮点频出的背后,济南发展方式和产业格局呈现出的深刻变革已悄然显现,济南创新团队之舟必将在这场变革中,沿着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乘风破浪,奋力前行!
做泉城百姓饮水安全“守护神”
———济南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创新团队
水,生命之源。
然而,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日益积攒的水污染,污蚀着我们的地球家园,污水治理、水处理业已成为“水工作家族”最重要的事项。
据统计部门报告,济南市地表水体普遍受到污染,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地下水水质尽管总体情况良好,但若不注意保护,也随时有遭受污染的可能。幸运的是,济南600万居民一直喝着水质优良的自来水,拧开水龙头接一杯引自黄河的自来水,你会发现口感和干净的地下水没有太大的区别。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一位名叫贾瑞宝的“
贾瑞宝和他的创新团队以保障市民饮水安全为己任,创新机制,组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直属政府管理的城市供排水行业监测管理机构——— 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独立的第三方水质监测机构,彻底改变了一直延续至今的水质管理模式,使“运动员”和“裁判员”完全分开,保证了供排水水质监测数据的公正可靠,“济南模式”开创了我国供排水行业水质管理的先河,已成为引领国内水务行业监管的风向标。
积极开展“给水处理工艺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泉水取水点现场水质监测活动”、“全省水质化验员培训”、“水质流动监测进社区活动”和“县区供水安全技术援助活动”等,为群众办实事。持续进行科技创新,依靠实验室监测平台、在线预警监控平台、水质流动监测平台三大水质检测平台,实现了从引黄水闸一直到居民小区,从源头到龙头的完善的水质预警检测系统。2010年,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供排水检测中心建成了济南市水质预警监控网络系统,在济南市完成了一个预警监控中心和49个在线监测点的建设,监测点涵盖了水源地、水厂、供水管网和二次供水池,实现了对供水过程的全流程监测,及时掌握水源的水质状态、输水过程中污染情况、水厂制水及管网输配过程中的水质污染变化状况,为市民的饮水安全构建了牢固的防护屏障。
为人民群众呼吸清洁的空气保驾护航
—— 济南市大气污染监控预警技术创新团队
环保意识和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环境保护更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济南,有这么一个团队,为了“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更清洁的空气”而默默奋斗着,它就是以济南市环保监测站站长、济南市环保科研所所长杜世勇为领队的济南市大气污染监控预警技术创新团队。“大隐隐于市”,杜世勇带领的创新团队却不是仅仅隐身于这闹中取静的科研所里,他们在济南市共建有63个废气污染源自动监测子站,分布在全市城乡各地,还有32套机动车尾气简易工况法自动监测线、10套道路车流量观测系统和3套机动车尾气道路监测站,以及重点废气污染源及机动车排放连续自动监控平台,每天依据众多设备得到空气质量的动态数据,并形成报告,将其上报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呈送给相关领导,供其作为相关决策的参考,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空气污染预警机制,为人民群众呼吸清洁的空气保驾护航。
在开展自主创新和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研究的基础上,大气污染监控预警技术创新团队,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强化团队建设,大力开展对城市大气污染物预测、预警及调控技术问题的研究,掌握了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系列化、多层面、系统性的关键支撑技术,在整体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方向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下一步,创新团队还将在解决大气复合性污染监控预警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上实现突破性进展,带动环境学科尖端技术发展实验平台建设,持续创新,为我市高水平的环境科学研究、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全方位的社会服务和更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工作提供支撑,带动济南市环保产业深入发展。
虚拟仿真训练,演绎真实生产效益
—— 济南市复杂生产系统虚拟仿真创新团队
“钢铁大国→手动轧钢……
操作技能产量差→800吨/月……
传统轧钢操作训练→传、帮、带→5年时间→成本高……”
这应该算是一张中国轧钢产业现状图,“我国是钢铁大国,轧钢操作却以手动为主,操作工的技术水平至关重要,用传统方法培养一个熟练操作工却费时费钱。”看到轧钢培训领域研究的意义所在,于是,济南市复杂生产系统虚拟仿真创新团队应运而生。
据该创新团队领军人物
济南市复杂生产系统虚拟仿真创新团队将解决轧钢生产技能训练手段,特别是解决快速培养优秀轧钢操作人员这一冶金行业多年未解决的难题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在仿真训练系统中突出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思路,将生产车间完全仿真搬进程序内,让培训在电脑前就能完成,整个训练在数据、步骤等各个方面与实际操作完全一致。据
据中国钢协职业培训中心统计,目前钢铁企业培养一个合格的轧钢操作工一般需要5年的时间。而虚拟仿真训练的成功,可解决先进培训设施缺乏、轧钢核心技术人才进步慢、培养周期长的问题,据轧钢有关专家预测可节约培训时间和成本近80%。
创新是企业的DNA
—— 浪潮商务智能技术及产品研发创新团队
从一家地方小厂,到综合实力位居中国IT产业前三名的行业巨头,浪潮集团紧紧跟踪中国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主动求变,不断创新,成为我国信息化领域一棵罕见的常青树。
浪潮将创新的DNA融入企业的血液当中,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基因,形成了“全员创新”的企业文化。在浪潮,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创新的细胞,浪潮要求将创新技术变成产品,由产品申请实用新型、发明等专利,最终争取成为国家标准。近年来,浪潮对专利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平均每天出一个新专利,其中70%以上是发明专利。浪潮集团专门设立了首席知识官,全权负责集团整体和分管业务的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梦想和现实总是有些差距,但是只要不断地去开拓、去努力,就能不断缩短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浪潮创新团队领军人王兴山说。在浪潮,创新并不那么高深莫测。从技术人员到一线工人都可以创新。走进浪潮服务器生产基地,在领略现代化生产线的同时,记者看到一块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赵永东静电消除器”、“杨红波光盘防护碗”等。“这些都是员工们做的技术发明,为了鼓励大家的创新热情,我们特意用发明人的名字做了命名。”正是靠着这股创新的劲头,浪潮集团一路走来,带给我们一项又一项的惊喜。
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中国信息化解决方案领导厂商,浪潮集团自主品牌软件国内第一。浪潮通软在2005年成立商务智能技术及产品研发团队,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与课题4项,并承担了国家首批核高基重大专项,团队至今已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72项。
我们看重科学,更看重人
—— 济南市先进节能干燥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
一家120人的企业,获得专利109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4项、重点新产品计划4项、重点推广计划3项,1项产品被列入国家首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计划,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5项,山东省节能奖1项,科技成果大部分国内领先。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获奖大户”正是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领先的专业从事热力干燥技术研究开发、设备制造、销售、安装和技术咨询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把牛奶变成奶粉就是干燥。”这是天力干燥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柴本银的话,言简意赅,但其中的技术含量是“奶粉脱水不能过多,还要保证口味。”十七年间,靠着这种技术含量,天力从干燥行业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子”,一举成长为行业“领头羊”,其独特而高效的成长模式备受业界关注。“我们看重科学,更看重人”,这是天力创新团队领军人物,史勇春名片上的一句话。这里的“人”,既指领军人物,也指核心团队。天力拥有一支专家型、学习型、合作型的高学历团队,现有的120名员工中,博士、硕士占1/3。同时,天力拥有一支合作紧密的社会资源队伍,聘请国内外知名专
实施团队建设、平台建设、发展方向一体化战略,为天力人才队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依靠这支创新团队的不懈努力,是重视发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天力的产品才有了不断创新“生命力”,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面向化工、石化、建材、环保、电力、冶金等行业,提供专用设备,承担干燥工程1790余项,把这些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做到了“顶天立地”。
以上提到的5个创新团队只是济南众多企业创新浪潮中的一个缩影,在我市首批评选出的10个创新团队中还有济南市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创新团队;济南市大型快速高效数控 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创新团队;济南市生物质化工与生物质能源一体化应用创新团队;济南市三维CAD/CAM创新团队;济南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团队等众多优秀的创新团队,他们一样也在为济南经济的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贡献着力量……其领军人物的普遍特点是学历层次较高,普遍具有创新性学术思维,组织协调能力和凝聚力都较强。
从各创新团队的人员构成上看,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依托单位成员为主体,如“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创新团队”;二是以依托单位成员和引进专家共同组成,如“复杂生产系统虚拟仿真创新团队”将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进行有机整合,通过与山东大学合作共建这一途径,构建了囊括企业、高校、专职技术人员的综合型创新团队,实现了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市场需求的资源共享。三是以整建制引进为主,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团队”。 (见习记者 刘钦涛)
创新团队为美好济南提供有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