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11-25
信息来源:
[编者按]: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民四庭法官赵平,1995年参加审判工作以来,扎实工作,爱岗敬业,共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近两千件,曾多次获济南法院系统优秀书记员、办案能手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从事审判工作16年,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深入社区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心真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前不久,山东法制报、生活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赵平同志的先进事迹。现将赵平同志的主要事迹予以转发,供广大政法干警学习。
作为济南中院提出的构建预防化解涉诉矛盾纠纷一体化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2011年5月20日,“济南市槐荫区法院驻五里沟街道法官工作室”正式揭牌,槐荫区法院赵平等3位法官作为省城第一批“通联法官”开始走进社区。为更好地践行通联法官“亲民、便民、利民”宗旨,赵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时刻心系社区群众,倾力做好诉前调解,被辖区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法官”。
一、用真心换信任,“小巷法官”搞出大名堂
“社区法官就是以心换心的活儿,只要扑下身子真心为群众服务,就能得到群众认可”,赵平深有感触的说。法官工作室刚“开张”不久,赵平就碰到这样一起纠纷。法官工作室附近一家商户的广告牌被大风吹落,砸坏了一辆停在路边的轿车,车主与店主在路边吵闹起来,引来部分群众围观。赵平闻讯后火速赶到现场并将当事人劝至法官工作室协商,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车主意识到违章停车存在过错,店主也认识到自己负有广告牌的安全保障义务,最终双方同意当场和解,由店主给予车主一定赔偿。这既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安定,又宣传了法律、树立了社区法官的良好形象。
为充分发挥作用,切实方便群众,赵平将法官工作室的上班时间、个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制成门牌、桌牌,并专门印制了 “便民联系卡”,随时发给前来咨询的群众,他还先后在“新浪”和“搜狐”网站开通法官工作室微博,通过网络及时解答群众咨询。时间一长,社区群众在遇到各类纠纷时,开始想到并逐渐信任起这个家门口的“小巷法官”。用五里沟街道办事处副书记杨盛海的话来说,“自从赵平来到街道办,整个社区不管是遗产纠纷还是养老问题、离婚纠纷,大家都喜欢找他”。
二、磨破自己的嘴,也不让群众撕破脸皮
2011年7月的一天,居委会同志给赵平打来电话,要他帮忙出主意。矛盾双方是一对年近七旬的夫妻,丈夫因病长年卧床不起,全靠老伴伺候,现在身体好转,萌生了找个年轻媳妇的想法,开始无理取闹并要到法院起诉离婚。“在老百姓眼里,只要在法庭上见面,就意味着撕破脸了。这张脸一旦撕破,很多感情很难再回到从前。”富有多年审判经验的赵平对此十分清楚。为使老两口重归于好,赵平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单独给丈夫讲解离婚案例,“展望”离婚后的老年生活,最终说服了当事人,挽救了这场婚姻。
还有一件事,令杨盛海副书记记忆犹新。社区某小区的30多户业主因房屋墙壁裂缝、房顶漏水、门窗不紧等问题与物业发生纠纷,并以集体拒缴物业费抗争,眼看就要形成群体性事件。赵平得知后,与办事处同志一起靠上讲法律、做工作,使大家明白,拒缴物业费的维权方式不妥,并且物业公司一旦撤离也会给小区带来安全隐患。最终业主们提议和解,一起剑拔弩张的纠纷被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事后,杨盛海副书记感慨道,“法官精通法律,有权威性,群众更信服。这些家长里短的纠纷,看似是小事儿,但都是老百姓的大事儿。”
三、法院社区两头忙,辛苦并快乐着
赵平是槐荫法院的一名骨干审判人员,每年结案150件左右,工作十分繁忙,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通联法官”的职责,每周二上午和周四下午准时到社区“上班”,为群众解决各种法律问题。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很多群众经常等不到周二或周四就直接到法院找他,对此,赵平从不推脱,利用开庭间隙或休息时间给他们“降温”、“消气”、“解难”。赵平说,“有些时候,很多情绪激动的群众不一定是碰上了什么过不去的大事儿,大多是理解上的偏差,缺乏一个让他们信任的权威解释。群众能这么信任咱,再苦再累也值。”
赵平法官仅是槐荫法院通联法官的一个缩影。2011年8月,槐荫法院完成了覆盖全区的14个法官工作室的挂牌工作,并在辖区117个村居全部设立了通联法官。通联法官们承担了这项工作以后,逐渐养成这样一个习惯,那就是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到社区里走一走、转一转、看一看。因为,这里有他们熟悉的街道、熟悉的面孔,更有让他们牵挂的事业。
(政治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