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章丘市民政局强化四项措施,创新社会救助管理

发布日期:2011-09-02

信息来源:

章丘市民政局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坚持把服务和保障民生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机制,有针对性地做好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帮助群众解决民生难题,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创新服务载体,搭建救助平台。着眼于促进救助公开化、规范化,解决全市社会救助不统一、不透明、不协调等问题,设立了市阳光民生救助服务大厅,为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合理支配资金、动态追踪救助对象搭建起了有序、高效的运作平台。一是公开民生服务电话。民生救助工作人员在接线后第一时间解答疑难、提供帮扶。二是建立困难群众分析系统。开发软件系统,根据群众的收支情况、住房状况、受助历史等按特定公式生成贫困指数和需救助指数。三是搭建救助服务网络。建立了以新成立的市阳光民生救助大厅为中枢,覆盖全市多个部门、乡镇(服务站)和村居(服务点)的三级网络。工作中坚持三级联动,使救助帮扶实现由节日慰问向日常救助、被动施救向主动帮扶、静态观察向动态管理的转变,把民生工作置于阳光下,真正让困难群众享受到社会救助的阳光。

二、拓展服务内容,实施亲情救助。对城乡低保、五保老人、流浪乞讨人员、孤儿等各类求助对象,开展人性化、亲情化救助服务。该局结合实际,制定了民政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救助工作流程等规章制度,开展了救助管理业务培训,并印制了救助工作业务手册。实行“四心”(即接待热心、服务耐心、救助细心、接受意见虚心), “三热”(即一番热心话、一杯热茶、一顿热饭),“三不嫌”(即不嫌脏、不嫌累、不嫌麻烦)的工作制度,并将每个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让每个受助人员都感受到亲情化的关爱和家的温暖。同时,进一步完善慈善组织工作运行机制,让慈善在阳光下运作,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在募集慈善款物、救助弱势群体、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规范服务方式,推进灾害应急。按照形式、内容、程序规范,深入推进灾害预警和灾民救助体系创新。一是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出台《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强化监测预警措施和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及时查灾、核灾、报灾,突出对福利院、敬老院、危房以及隐患地段的巡查,及时做出预测、预报、预警。二是完善市、镇、村三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科学分析汛情灾情,把灾害预防作为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运用信息化手段,使测、报、防、抗、救、援六个环节紧密衔接,提高救灾应急反应能力。三是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和救灾装备建设。修缮物资储备库,与康师傅方便面厂、粮食局等多家单位、企业签订物资供应协议,提高救灾应急物资的保障水平,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四、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救助实效。一是建立低保自然增长机制。在实施提标扩面的基础上,城乡低保标准每年随全市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同步增长,提高保障对象补助水平,从源头和机制上确保保障标准调整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二是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推行城乡大病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简化医疗救助程序,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通过定点医院专门医疗救助窗口,按规定直接给予医疗救助,不断提高城乡医疗救助水平。三是完善优抚安置工作机制。以市、镇、村三级为民服务中心(室)为载体设立拥军窗口,配备专门人员,为军烈属、优抚对象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