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是章丘四中开学报到的日子。一所高颜值、科技范的新学校,让学生们惊喜不已。
“孩子能在这样的学校上学,我们一百个满意和放心。”一位高二学生家长告诉记者,政府把学校建得这么高大上,真心把教育办到家长们心坎上了。
在章丘,教育是重要的民生事业,区委区政府大手笔投入带来的学校变化,家长们看得真真切切。副区长王玉洁告诉记者,章丘“撤市设区”之后,区委区政府把教育的发展定位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在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把目光转向了教育惠民和深化改革上,促进教育事业全方位发展,让章丘的百万群众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
大手笔投入
最美的建筑是学校
“章丘四中属于异地新建,政府共投入近6亿元。”校长刘清涛告诉记者,章丘四中新校坚持高起点配套,功能完善,环境舒适,宿舍和教室都安装了空调,办学条件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今年另外一所投资近6亿元建成使用的章丘中等职业学校也迎来了首批新生。作为一所新型的职业学校,章丘中等职业学校完全按照国家级中职示范校标准建设,并有效整合了原章丘一职专、二职专、三职专三所国家重点职专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做大做强”章丘职教品牌为目标,着眼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科学规划设置了10多个专业,着力培养创新创业和专业技能人才,为章丘的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除新建章丘四中和职业学校外,章丘又投入巨资,先后新建和改扩建了绣水中学、章丘五中、章丘一中、章丘第二实验中学等学校,不仅让学生“有学上”,更让学生“上好学”。
正是有了这样的大手笔投入,一栋栋漂亮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从学前到高中,从乡村到城区,如今“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学校”已经成为家长们的共识,老百姓禁不住地为政府竖起大拇指。
尽管在群众的眼里,章丘的学校已经建得很好了,但考虑到章丘“撤市设区”、全区城市整体规划框架拉大以及“全面二孩”政策放开等因素,适龄儿童数量剧增将带来更大的入学压力。基于这一严峻形势,《章丘区2017-2018学校发展规划》已在论证实施中。
“根据《规划》,明后两年将计划新建6所幼儿园、3所小学、1所9年一贯制学校、2所初中和1所高中,改扩建小学3所、初中1所、高中2所。”区教体局发展规划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这19所新建和改扩建学校概算资金为16亿。届时章丘小学将新增240个班,初中新增112个班,普通高中新增48个班,以满足城区人口增长带来的入学需求。
大力度均衡
最硬的底牌是师资
9月1日开学后,章丘7万中小学生将收到来自政府的“大礼包”,穿上统一配发的免费新校服。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章丘还出台了更多的教育惠民政策,让群众及时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
据了解,章丘将按照每学年小学每生160元、初中每生200元、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每生240元的标准,免费为全区中小学生统一配发夏装、春秋装校服,该项投资将达1300余万元。在校服采购时,章丘按照公开招标原则,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全程参与选取校服样式和招标过程,中标校服供货企业建立校服服务体系,做好售后服务工作,满足学生调换、更新的需要。
教师是推进学校均衡发展、深度融合、共创共赢的牛鼻子。为此,章丘区委区政府积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今年通过公开招考方式,为中小学招聘了360名新教师,并全部安排他们充实到基层教学一线,特别是到农村学校任教,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推动了教育人力资源的均衡配备。
章丘还在教育系统内公开招考12名教师到新城实验学校初中部交流任教,27名教师到章丘四中初中部交流任教。据了解,为两所新校招考的教师均是各学校骨干,具有5年以上教龄,是章丘区或以上级别的优质课一等奖、素质大赛一等奖、学科教学能手、学科中心组成员或名师称号获得者。
只有打破条条框框,让教师真正流动起来,才能从师资上真正实现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今年秋季,章丘全面启动了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工程,通过多种形式交流235名教师,除了因工作需求交流外,章丘的教师交流还有一份别样的“人文情怀”在里面。
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为妥善解决部分在城区居住的农村教师的实际生活困难,章丘制定了专门的城乡教师交流方案。各学校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推选的原则,在教师自愿申请的基础上,将他们的交流权、评议权交给由一线教师代表组成的审核、评议小组。通过层层审核、评议和公开推选,最终确定了72名交流教师人选,既弥补了城区师资的不足,又解决了这部分教师的实际困难,不仅让章丘教师资源变“活”了,更让老师们的心变“暖”了。
同时,章丘还实施政策助学精准扶贫工程,建立健全了从学前到高中学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确保让每个适龄孩子入学受教。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章丘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479人,资助金达178万元,教育成果惠及了更多家庭和孩子。
大气魄布局最强的活力是改革
作为省基础教育改革先行试点区,在义务教育学区管理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中,章丘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过去,章丘镇街学校的信息传递和政策落实都是教育办主任到区里开会,然后再到镇里召集各学校会议传达。“多层管理”模式下,教育发展的效率显然与章丘大发展形势不匹配。为此,章丘按照省市改革要求,由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进实施了义务教育“学区”管理体制和党建管理体制改革,全区学校由原来的180余处变成了73处。
“学区”改革后,城区内的明水、双山街道办现有中小学成为区属学校。其他18个镇街,每个镇街设1个“学区”学校,也和镇街初中学校一起全部变身为区属学校。学校的办学独立权进一步扩大,既减少了管理层级,又提升了管理效能,更有效盘活了教育设施资产和人力资源的统筹调度、优化配置,从体制机制层面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人物,在章丘教育深化综合改革过程中,校长职级制改革是教育发展的牛鼻子。职级制改革不仅仅是‘摘官帽’那么简单,而是要改出活力,改出发展,最终要落脚到培养一批专家型校长上,用教育家办学来实现章丘教育的生态优化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区教体局局长刘建民说。
立足章丘实际,区委、区政府“两办”转发了区委组织部等5部门关于实行校长职级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截至目前,全区高中阶段校长资格38人被认定,认定义务教育阶段校长资格362人。章丘五中校长魏士功便是其中之一。
“之前还有些迷茫,担心职级制改革后会出现教师积极性无法调动等‘并发症’,担心校长越来越难干。但取得校长资格后,我心里豁然开朗了,‘松绑’后有了更多自主权,可以更专心地去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价值。”魏士功说,从“行政人”还原为“教育人”,有了这样的导向,校长们可以放开手脚,创新思路办好学校。
不做教育,只想当官的校长在章丘是混不下去的,但做教育,仅靠一个校长是完不成的。于是,在推动校长职级制改革中,章丘又探索实行了校长职级绩效工资新模式,由区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校长职级绩效工资。从学区管理体制改革到校长职级制度改革,通过一项项革新措施,构建起了学校管理发展的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成为章丘教育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大投入实现大提升,大手笔打开大格局。乘借着章丘“撤市设区”的新机遇,站在打造一流现代教育的新起点,章丘正在加快建设济南东部新区的大框架下,立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持续在城乡办学条件上提升新档次,在教育教学质量上迈出新步伐,在深化综合改革上实现新突破,用实际行动托举起教育强区的宏伟蓝图,向着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