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02-16
信息来源: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个新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深刻领会和牢牢把握这个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总依据:中国道路的立论基础
要清醒认识我国“三个没有变”的基本国情,搞建设、谋发展都不能脱离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充分认清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得出的科学结论,构成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方位的清醒判断。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
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是对基本国情的理论判断,更是改变落后面貌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既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又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增强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坚定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当代中国远没有走出这个阶段。要综观国际国内大势,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布局: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
要深刻认识“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布局,这一“三位一体”总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布局中增加了社会建设,拓展为“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总布局又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善,更加富有魅力和感召力,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执政智慧和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要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各方面建设。布局就是路径,布局就是指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体现在各方面建设上。经济建设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政治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文化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前进;社会建设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生态文明建设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切实把生态文明作为发展的导向,调整传统的发展理念、模式、制度、方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总任务:团结奋进的共同愿景
要深刻理解党的庄严使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都聚焦于这个总任务、归结于这个总任务。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探索现代化和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90多年来,党紧紧依靠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这些,都是在为实现这个总任务做好准备、积聚力量,都是在一以贯之接力推进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始终把这个总任务深深地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凝聚人心,攻坚克难,开创未来。
要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需要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准确把握本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的宏伟目标,是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实践形态。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从而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要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更加广阔的实现途径、提供更加科学的行动指南和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找到正确的道路,还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根本保障。在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中,党和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同心合力作用于这个总任务,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对于这个根本成就,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埋头苦干、顽强拼搏,“两个100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自觉自信,就是要坚定这样的自觉自信! (执笔人:李昆明、杨超)
版权所有:中共济南市委主办 济南市委各部门承办
鲁ICP备05033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