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学雷锋,从“3・5“到“365”

发布日期:2012-02-28

信息来源:

2010年3月,一本名为《雷锋1940――1962》的传记面世,颇带些“颠覆”色彩:雷锋穿皮夹克,戴瑞士手表,爱留长发,骑着摩托车在天安门照相,甚至朦胧中喜欢过异性朋友……一时舆论哗然。然而,雷锋作为英雄人物的形象并没有因此而坍塌。媒体几乎一边倒的叫好声――人们欢迎这个有血有肉、生动而平凡的雷锋。
的确,“雷锋”已经跨过新的世纪。时代化、时尚化和大众化,决定了持久的“后劲”,展示着雷锋精神与时代共进的容量与能力。
雷锋精神的内涵不断扩大。“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与今天倡导的“微公益”、“随手公益”,相互印证、互通精神;雷锋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些品质中蕴含的敬业、创新和创业精神,无疑是当下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雷锋的形式也不断创新。扶贫、赈灾、助学、助老、植树……所有在奉献社会、关爱他人中寻找人生意义的态度与行为,都在为雷锋精神提供与时俱进的注解。
学雷锋的态度更开放。今年,长沙市将启动“雷锋动漫”创作推介工程,收集雷锋故事,创作雷锋动漫和卡通形象,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雷锋精神教育。长沙率先实施“学雷锋先进集体、个人有奖励”、“学雷锋者招考住房可优先”,赋予了大众学习雷锋更可操作的平台。
学雷锋的人文环境更完善。像上世纪80年代,救火小英雄赖宁被广为传颂,但今天,让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参与救灾、救火,已经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文化观念多元,个人价值凸显,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厌倦了特定语境下“高大全”式的说教。雷锋精神,不是死板的教条,而是具有开放性的价值系统――内涵丰富,面向未来。且正因为新的内涵,才可与时俱进,使学雷锋活动从“3・5”到“365”,进行得更常态、更长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