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09-19
信息来源: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及九一八事变发生80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独立、争取民族解放,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的一场殊死决战。在这场攸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决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全民族的前列,以先进科学的思想理论、坚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和英勇抗敌的模范行动,成为全国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彰显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优秀品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把握时代主题 勇担历史重任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旨在彻底征服中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略战争,将饱受摧残的中华民族推向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历史向中国的每一个阶级和政党发出了抗日救亡的呐喊。能不能把握时代主题,敢不敢承担历史责任,对当时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尤其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掌握国家政权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内厉而外怯,无视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的严峻现实,长期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方针,对日本的步步侵略采取妥协退让甚至“不抵抗”政策,把主要精力放在反复“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排除其他异己力量上,甚至借口“睦邻和日”,不断镇压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严厉限制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日活动。直至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后,才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坚决抗争下,逐渐形成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然而国民党内仍不时显现出消极动摇的倾向,甚至发生了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的严重事件。
相反,中国共产党虽然处于国民党重兵“围剿”的逆境,但在国难当头之际毅然挺身而出,以牺牲奋斗救中国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心,高举抗日救亡的大旗,肩负起民族解放先锋的历史重任。九一八事变刚刚爆发,中共中央即通电全国,号召坚决反抗日本侵略,组织武装斗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打击。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决心“领导全国红军与工农劳苦群众用民族革命战争来驱逐日帝国主义出中国”,“争得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与完全独立”。1935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而奋斗。七七事变爆发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即发出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全国抗战期间,无论战争何等残酷,处境如何危险,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到底不动摇,坚决反对任何可能导致抗战中途夭折的对日妥协倾向。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一系列政策主张和所作所为,切中了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喊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凸显了忠实于国家民族利益的坚定立场,对全民族奋起和坚持抗战发挥了巨大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在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而且甘为全民表率,自觉承担起抗战前驱的特殊责任。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1937年5月,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党要以无限的忠诚和积极性,责无旁贷和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抗日救国的总参谋部的职务”,要成为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主共和国等目标的模范。全国抗战开始后,毛泽东进一步向全党提出:中华民族的兴亡,是一切抗日党派的责任,是全国人民的责任,但在我们共产党人看来,我们的责任是更大的。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在抗战中的这一定位,体现了党对中华民族的崇高使命感,为全党上下切实履行民族解放先锋队的责任和义务,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洞察国情军情 制定胜敌方略
战争是交战双方国力、军力的全方位较量。如何在客观分析中日两国国情、军情的基础上,确定科学的胜敌方略,实施正确的战争指导,对于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提出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消耗战略”,表明它对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进程有一定的认识。但囿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国民党只能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因而无法使抗日战争真正成为人民大众广泛参加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共产党基于对抗日战争特点的深刻认识和中日双方力量的科学分析,着眼于战争全局,制定出一整套适合中国情况的克敌制胜方略。
第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近代以来因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而导致反侵略战争屡战屡败的历史教训,从整合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根本目的出发,正确处理中日民族矛盾与国内阶级矛盾的关系,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一方面,党从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始终把民族矛盾放在首位,坚持阶级斗争必须服从于民族斗争的根本原则,积极倡导、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党针对国内阶级矛盾、阶级斗争依然存在,有时还会以尖锐形式表现出来的客观现实,强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争取对统一战线和民族解放战争的领导权,对国民党采取既统一又独立、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这些政策和策略,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抗战的力量组织和整合问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宽阔胸襟和爱国情怀,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最大限度地孤立了顽固势力,最大限度地制约了反共投降活动。中国共产党因此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
第二,制定正确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的战争基本特点,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侵略战争指导方略。主要体现在:一是提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主张进行全国军队、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深刻地揭示出战争伟力的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创新了人民战争的动员途径和组织形式,从而解决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力量源泉问题。二是阐明了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回答了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怎样争取持久战的最后胜利,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提出了一系列以弱胜强、以劣胜优、争取持久取胜的战略战术,从而解决了抗日战争如何发展和怎么进行的问题。三是制定了“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军事战略方针,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规定了抗日游击战争必须坚持的战略战术原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游击战争理论,从而解决了抗日战争的基本形态问题。这些路线和方针,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抗日战争根本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弱国打败强国唯一正确的战争指导纲领。
第三,做出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战争主动权,发挥人民军队自身优长,针对日军兵力不足、后方空虚的弱点,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人民军队迅速实施战略展开,大胆深入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积极创建抗日根据地,按照先山区、后平原、波浪式发展的步骤,先后开辟了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战场,连同东北抗日联军开辟的东北抗日游击战场,并称为四大敌后战场。这一决策与行动,不仅重塑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场态势,变敌人的后方为前线,使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改变了战争的走向,而且在中国战场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独当一面的战略格局。人民军队愈战愈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军;敌后战场不断发展,逐步上升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因此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搏击腥风血雨 树立抗战楷模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担负着在敌人深远后方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任务,不仅远离抗战大后方,而且时刻处于日伪军发动的残酷“扫荡”、“蚕食”和“清乡”之中,还要面对国民党顽固派挑起的一次次反共磨擦甚至大规模军事进攻。战争任务异常艰巨,战争环境极度险恶。要坚持抗战,完成使命,必须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顾全大局的胸怀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是一个艰苦奋斗的长过程”,抗日战争将面临各方面的困难。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党要“自觉地担负起团结全国人民克服各种不良现象的重大的责任”。各级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应在民族战争中表现其高度的积极性”,“即应在各方面起其先锋的模范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尽管武器装备落后,力量相对弱小,且长期处于物质生活贫乏,生存条件艰难的环境中,但全体将士顽强拼搏,敢于“亮剑”,始终站在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弱制强,以少胜多,屡创佳绩。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战斗在黄河之滨、太行山上,驰骋于大江南北、珠江两岸,共歼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也付出了伤亡61万余人的重大代价。东北抗日联军坚持斗争14年,有力支援和配合了关内抗战。
中国共产党忍让为国,与国民党进行真诚合作,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了各方的进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不仅与国民党军在作战中进行了直接的战役战斗配合,而且胜利地完成了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的艰巨任务,与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战略上形成了相互策应、相互配合、陷日军于两面夹击的有利态势,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成为促使国民党抗战到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大后方,在沦陷区,在各条战线上,共产党人都以崇高的使命感和凝聚力,成为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完成各项任务的楷模,塑造出民族脊梁的光辉形象,极大地影响、感召和带动了全国军民投身于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筑起了抵御日本侵略的铜墙铁壁。
毛泽东曾经豪迈地指出:“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97—1098页)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作用的最好总结和概括。
(作者:军事科学院政委)(求是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