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牢牢把握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根本点

发布日期:2011-07-12

信息来源: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90年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历史。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我们党90年的发展历程,强调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90年来我们党始终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原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这一重要论述,高度重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也是党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不断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党才能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才能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世界、指导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努力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就要始终坚持“老祖宗不能丢”。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老祖宗不能丢”。丢了老祖宗,丢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丢掉了我们的理论基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都坚信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中国共产党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90年来,正是由于我们没丢老祖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才使党的事业始终保持正确方向。“老祖宗不能丢”,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

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就要始终坚持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但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而是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90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发展马克思主义,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90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各项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我们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中国人民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比较中认识到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选择我们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只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信赖和拥护,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的力量源泉。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能不能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呼声,同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最广泛、最密切的联系,这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为了群众、事事依靠群众、时刻想着群众、处处关心群众,才能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

人才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选人用人历来关乎人心向背、社稷安危,历史上因吏治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不乏其例。90年来,我们党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还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

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就要切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要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必须始终抓住党员队伍这个主体,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依靠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应通过各种举措使广大党员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就要切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当前,随着党的事业的发展,党的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素质不断提升,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但是,干部队伍也还存在一些与当前形势不相适应、与我们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强化党的组织优势。应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当前,党的执政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问题。如果党不管党、治党不严,就难以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党就会失去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就要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党从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十分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从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等各个方面从严治党,切实将从严治党方针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等环节之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这也使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就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就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长期以来,我们党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地反对腐败,反腐倡廉不断取得新的明显进展。但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个别领导干部甚至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就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尤其是对领导干部要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为政不廉、腐化堕落的干部从严惩处,坚持不懈开展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执笔:张荣臣)(求是理论网)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