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提升三次产业整体素质 推动山东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课题组

发布日期:2011-05-26

信息来源:

  经济发展既强调数量又强调素质,是数量与素质的有机统一体。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可见,产业整体素质和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紧密,只有当产业发展到—定阶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有现实的产业支持,转变的政策措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比较粗放,有其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性。因此,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发展速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山东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和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在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山东产业整体素质是经济社会多年发展沉淀的结果,从传统农业大省到工业大省,从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到现代产业的广泛兴起,从依靠自身力量推动发展到实现全面开放加快发展,从相对单—的产业关联关系和主要依靠数量扩张推动发展的粗放模式,到产业关联关系复杂而有序和数量扩张和素质提高并举,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模式,山东经济社会在产业素质不断提高和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的相互促进中走向强大。
  一、山东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三次产业整体素质演进的关联关系
  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壮大都需要有先期的资本积累,需要有速度保障,追求局部和近期利益具有现实意义,与之相对应的发展方式便是题中应有之义。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上升为理论层面的发展方式反过来对经济社会实践产生强大的前瞻性指导作用,引导经济社会逐步摆脱短期和局部利益的束缚,从更广阔的空间寻找最佳的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纵观山东经济发展历程,三次产业整体素质的演进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和鲜明的阶段性特点,充分展示了产业整体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产业整体素质演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互影响分析
  我们用山东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变化,对山东产业整体素质演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相互验证和对照分析。结合山东及全国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结构调整的背景,我们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以第二产业稳定发展为基准,大体分为1983—1992年,1993-2002年,2003至今三个阶段,以便验证说明发展方式及转变的背景与进程(见下表)。
  1970-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单位:%
  年 份
  地区生产总值
  三 产 比 例
  发展方式
  1978
  100
  33.3:52.9:13.8
  政策“纠偏”,经济发展处于内生性自发状态
  1979
  100
  36.2:50.8:13.0
  1980
  100
  36.4:50.0:13.6
  1981
  100
  38.2:44.8:17.0
  1982
  100
  39.0:42.0:19.0
  1983
  100
  40.3:38.9:20.8
  1984
  100
  38.2:41.1:20.7
  1985
  100
  34.7:43.0:22.3
  1986
  100
  34.1:42.2:23.7
  1987
  100
  32.2:43.1:24.7
  旺盛的非理性消费需求引发严重供需矛盾,导致极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
  1988
  100
  29.7:44.5:25.8
  1989
  100
  27.8:44.8:27.4
  1990
  100
  28.1:42.1:29.8
  1991
  100
  28.8:41.2:30.0
  1992
  100
  24.3:45.5:30.2
  1993
  100
  21.5:49.0:29.5
  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优化,促使发展方式逐步从外延性粗放式,开始转向内涵性集约式
  1994
  100
  20.2:49.2:30.6
  1995
  100
  20.4:47.6:32.0
  1996
  100
  20.4:47.3:32.3
  1997
  100
  18.3:48.1:33.6
  1998
  100
  17.3:48.5:34.2
  1999
  100
  16.3:48.6:35.1
  2000
  100
  15.2:50.0:34.8
  2001
  100
  14.8:49.5:35.7
  2002
  100
  13.5:50.5:36.0
  2003
  100
  12.3:53.7:34.0
  可持续协调发展
  2004
  100
  11.8:56.5:31.7
  2005
  100
  10.4(10.6):57.4:
  32.2(32.0)
  2006
  100
  9.7:57.7:32.6
  2007
  100
  9.7:56.9:33.4
  注:1.本表数字按当年价格计算。
  2.2005年以后执行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新行业分类),新行业分类中,农林牧渔服务业由第三产业调整到第一产业。括号外数据为旧行业分类数据,括号内数据为新行业分类数据。
  1.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山东三次产业结构理顺与初步调整时期
  根据当时经济发展背景和发展形势,我们将这一阶段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1978~1983年,1984—199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山东农村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第三产业飞速发展,扭转了“大跃进”和“十年动乱”所造成的山东三次产业结构失衡的局面。到1983年底,山东三次产业产出结构比例从1978年的33.3∶52.9∶13.8变为40.3∶38.9∶20.8,第一、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步上升,第二产业则快速下降。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是山东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和最低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也同步大幅提高,短短的5年时间大致增长了2倍多,大大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为后来买方市场的形成和轻重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消费支持。相应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比例从1978年的79.2∶12.3∶8.5变为1983年的77.8∶12.3∶9.9,变动不大。说明源自政—37—策变化的结构调整属于“纠偏”性质,经济发展处于内生性自发状态。从1984年开始的第二个时期,受农业大丰收、居民旺盛的近乎非理性消费需求、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山东基础设施及轻纺工业优先发展、八大支柱产业快速培植等多方力量的影响和推动,山东三次产业产出结构较前一时期发生较大变化,由1984年的38.2∶41.1∶20.7变为1992年的24.3∶45.5∶30.2,第一产业快速下降,第三产业稳步上升,第二产业则呈波浪式上升态势。相应的,就业结构从1983年的77.8∶12.3∶9.9变为1992年的62.9∶23.2∶13.9,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大幅下降,二、三产业的比重大幅上升。其中,第二产业吸纳了全社会剩余劳动力中的绝大多数,这与当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背景相吻合,在此期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入的增加来完成,且研发投入较少,为缓解供需矛盾,经济领域盛行“短、平、快”和“拿来主义”,方式极为粗放。
  2.第二阶段:1993—2002年,山东三次产业结构内部调整、优化时期
  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实施山东经济国际化战略和科教兴鲁战略,建立富有竞争力开放式的产业体系,推动山东经济从大省向强省过渡,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八五”期末“九五”期初三年治理整顿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面向市场,按比较优势原则对山东三次产业及结构进行了逐步调整和优化。这一时期,农业打破了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模式,林、牧、渔业得到较大发展,但种植业为主的经营格局并未改变;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发展模式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等,四大领域创出了一定特色,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取得实效;第三产业再上台阶,邮电通信、公路交通、商业餐饮、金融等业成倍增长。到2002年底,山东三次产业产出结构从1993年的21.5∶49.0∶29.5演变为13.5∶50.5∶36.0,第一产业稳步下降;第二产业承接第一阶段的运行特点,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继续呈波浪式上升态势;第三产业则稳步上升。从三次产业从业构成看,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较大,下降了12.8个百分点。但有资料显示,“九五”时期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与农业劳动生产串并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说明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十分缓慢;第二产业增加了1.6个百分点,出现了阶段性放缓迹象,隐含着技术进步因素的影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大幅上升,为11.1个百分点,升速加快。从绝对量来看,2002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1992年减少了64.5万人,第二、三产业则分别增加了374.3万人和785.6万人,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就业主渠道;而第二产业尽管就业人数有所增加,但与不断扩大的产业规模、产业资本有机构成变化不大的现实相比,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在下降;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下降缓慢。综合起来看,山东三次产业在结构的调整优化进程中,逐步改变外延性粗放的发展模式,开始转向内涵性集约式发展。
  3.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山东三次产业结构协调优化时期
  自2003年10月,我国开始倡导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此相适应,山东下大力气进行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城市群建设、创新型省份建设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引导三次产业结构协调优化。到:2007年底,山东三次产业产出结构从2003年的12.3∶53.7∶34.0演变为9.7∶56.9∶33.4,第一产业继续稳步下降;第二产业则站上新的更高的起点,在经历快速发展后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则呈现“U”型发展态势。从三次产业从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占比继续快速下降,四年间下降了1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均呈稳步提高态势,分别提高了?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从绝对量分析,一产减少了400多万人,二产增加500万人,三产增加400—39—万人,除第一产业显著减少以外,第二、三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从业构成并不匹配。综合起来看,技术进步对各次产业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加,经济社会着手构建高效益、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出一条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路子。
  (二)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联关系的基本特点
  1.第一阶段山东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联关系的鲜明特点
  一是产业占比落差较大,导向性发展方式尚处萌芽期。在第一阶段前后两个时期,各次产业都经历了一个相对波峰或波谷的变动过程,所占比重落差分别达到16.0、14.0和17.2个百分点,这显然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增加供给,满足消费的各项经济政策有关,并最终导致高通胀。说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对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相应的发展道路缺乏认识,过于依赖政府投资对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力,忽视了市场内生变量相互转换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力量。
  二是结构调整忙于“填平补齐”,发展方式被动而行。在改革开放初期,山东的农业、轻工业、能源、交通等产业均属于当时山东产业链中的“短缺”环节。优先发展这些产业,能尽快满足市场需求,有助于改善不合理的供求关系,建立和完善产业链。这种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快速调整基本上贯穿了整个“七五”和“八五”时期。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如何处理好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关系方面,由于缺乏长远和整体的发展理念,导致部门投入产出效果越好,整体投入产出效果就越差,影响经济良性发展,说明当时的产业结构存在重大缺陷,整体素质较差,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属于从属地位,只能配合“填平补齐”式的结构调整。
  2.第二阶段山东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与发展方式转变关联关系的鲜明特点
  一是结构变化相对平稳,导向性发展理念与方式初露端倪。产出结构从“八五”时期的“二、一、三”结构变为“二、三、一”结构,提高了一个档次。各次产业的比重落差分别为6.7、0.8和6.1个百分点,大大低于第一阶段三次产业的落差,呈现平稳运行的态势,表明政府在吸取了第一阶段全省三次产业迅猛扩张、大幅波动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开始重视经济发展理念与方式等战略思想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态势的重大影响,并重视和正确运用经济规律,协调供求和各产业间的相关关系,推动山东经济结构素质不断提高。
  二是产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和优化,与经济发展方式首次形成联动效应,结构层次得到提高。“治理、整顿、巩固、提高”八字方针的贯彻和实施,表明政府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产业发展逐步展开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的调整,各产业内部结构得到调整与优化,产业间形成协同推进,各次产业开始从数量扩张型向素质内涵型转变。这一时期,山东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农业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引进外资和开拓国际市场以及相关服务业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引进外资所带来的技术与管理对山东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影响巨大。同时山东多数企业集团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获得快速发展,推动山东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产业素质不断提高。
  3.第三阶段山东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联关系的鲜明特点
  一是产业变动均衡有序,发展方式战略性导向作用受到广泛重视。“十五”以来,随着经济景气度的进一步提升,山东加大了对房地产、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重点行业的培植,带动第二产业迈上新的台阶,同时大力实施城市化、经济国际化等战略,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各次产业均出现数量扩张、素质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产业素质显著提升。其中,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取得长足发展,国民经济开始出现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局面。
  二是产业结构围绕工业化进程调整布局,发展方式开始注重协调和可持续性。在农业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山东省、市、县纷纷确立工业强省、工业立市、工业强县战略,推动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围绕工业化进程调整布局,更加注重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产业整体素质产生质的飞跃。其中,第一产业的农产品深加工和第三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各产业关联度不断提高。同时,产业的空间布局更加清晰,区域经济走向一体化、国际化。产业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适时转变相辅相成。
  二、山东三次产业整体素质所存在的问题对经济发展方式演变的影响分析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经济发展方式演变的影响分析
  1.产业总体层次不寓,制约发展方式转变
  山东是农业大省,第一产业基础较好,但生产率水平较低,增加值占GDP比重低,而就业比重高;第二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国内国际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实力薄弱。由于总体层次不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的调整、城镇化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等目标实现难度较大,影响发展方式转变,不利于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2.产业协调性不理想,制约发展方式转变
  在山东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过高,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就业结构调整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而言较慢,第一产业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最具吸纳劳动力能力的服务业发展不足,就业比重偏低,影响到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性偏差造成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水平较低,不利于发展方式转变。从横向比较来看,山东三次产业结构与上海、广东、江苏等发达省市相比差距明显,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与印度、巴西等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也有一定差距,产业发展的外部竞争压力较大,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限制,转变发展方式面临一定困难。
  3.经济增长成本太高,持续增长受到制约
  山东现行产业结构仍对资源依赖较高。2005年能源消耗总量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唯一一个能耗超过2亿吨的省份,达到2.36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0.6%。万元GDP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且能源消费结构单一,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和原油占98%以上,特别是煤炭消费占80%左右,火力发电占全省装机容量的99%,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而低污染、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仅占生产总值的32.1%,比广东、浙江分别低12.1和7.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排污总量大,环境容量小的矛盾相当突出,环境负荷压力大。目前,全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居全国第一。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仍居全国前列。根据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高速发展的20多年里,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估计占到GDP总量的10%,山东省也不会低于这个比例。发展方式转变任务紧迫且困难重重。
  (二)三大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对经济发展方式演变的影响分析
  细分山东三大产业的行业构成发现,传统行业占了绝大部分比重。第一产业中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第二产业中的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餐饮、批零贸易等占比都很大。相比之下,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农产品精加工及服务、通信及电子信息、软件、新材料和新能源、金融等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行业,尽管成长较快,但所占份额较少。其中,工业经济占了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而传统的重化工工业又占了工业经济的大部分比重。以工业为例,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资源初加工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大,高耗能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备和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比重偏低。在制造业内部,多为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制造业比重,明显高于多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资本品制造业,与发展中国家接近,与发达国家正好相反。可见,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将存在相当长时期,影响着总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产业素质提高和发展方式转变进程。
  (三)产业发展要素问题对经济发展方式演变的影响分析
  山东劳动力的问题关键是缺乏高层次人才和熟练工人,导致许多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资金的问题主要是流向不合理,中小企业资金缺口太大,而一些容易获得资金的企业利用效率又不算高;技术问题主要是创新能力不足,这既涉及教育问题,又涉及企业研发力量不足,或资源共享的联合研发能力较弱;管理方面,政治体制不合理问题已经或多或少对经济产生深层次影响,其中包括产业政策的合理制定和落实难度较大,需要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坚持不懈地去解决。
  (四)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总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多年来,繁荣发展服务业一直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但结果并不理想。“十五”以来,山东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最近三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1%左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相对“十五”初期,下降了3-5个百分点,降幅较大,与产业演进规律相悖,与发展战略初衷不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受到制约。同时,由于服务业发展滞后,吸纳就业能力降低。据统计,“十五”以来,山东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从2000年的53.1∶23.6∶23.3,演变为2005年的40.2∶30.5∶29.3,至2006年变为39.1∶31.4∶29.5,第一产业减少的就业比重,主要转向第二产业,其次才是第三产业,就业弹性高的第三产业,并未显示出应有的就业优势,难以配合解决山东年度劳动力50万人左右的供求缺口,如果再考虑技术进步等因素,全省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政府和产业部门将面临产业技术升级和扩大就业的两难选择,严重影响总体经济健康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
  三、制约山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因素分析
  由于山东产业整体素质的缺陷导致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为困难,其中的制约因素较多,包括发展思路、投资体制、创新能力等。
  (一)经济发展理念有失偏废
  长期以来,对速度的特殊偏好,已成为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此影响,重投资轻消费,重发展轻民生,重经济轻社会,重引进轻消化和创新,重外延式增长轻内涵式增长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经济建设行为短期化,经济发展目标更多依靠投资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粗放,资源消耗高,发展不均衡,分配不公,社会生存及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和谐,削弱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后劲,制约着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潜力的挖掘。
  (二)产业发展定位不够清晰
  目前山东省经济正处于重大转折时期,总体经济在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中的定位十分重要,它将深刻影响未来经济走势,影响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从我省目前出台的强省建设、海上山东建设、制造业强省建设等一系列战略和规划看,其发展目标、如何发展、整体功能等相关定位较为模糊,尤其在处理区域布局和行政区划方面缺乏有效的整体联动,极有可能导致战略规划难以实施。在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方面,由于政府职能部门欠缺统一协调、协商和严格的制度保障,往往造成某些战略定位存在明显分歧或认识的模糊不清,造成理解难和执行更难等问题,发展定位和功能定位的科学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进程。
  (三)区域之间产业发展差距较大
  虽然近年来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区域之间的经济总量和各项人均指标的差距显著,而且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东中西部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差距上,而且还体现在产业结构不协调和社会发展差距上。东部8市虽然人口、面积都没有达到全省的50%,但三次产业都占一半以上,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将近70%,而西部3市除第一产业产值较高,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较低,与其人口、面积所占比例极不相符,各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东中西三部分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虽不均,但各部分三次产业特色也不突出,尤其是西部4市,虽具有耕地等农业资源优势,但发挥的作用不明显。济南一青岛,这些沿线大城市的辐射作用不强。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山东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产业和行业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
  市场经济的深化使经济的各个层面得到丰富和发展,创新日益增多,问题也日趋复杂,客观需要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需要高效率的管理,但由于改革滞后,现行管理体制和机制在许多领域很难及时提供系统化整体化的配套管理服务,管理缺位现象较为普遍;同时,由于许多管理部门职能交叉,责权利不匹配,对经济活动中许多综合问题的处理不能形成有效的相互支持、协调和监管统筹机制,管理漏洞和肓区较多,管理不到位现象也时有发生;为取得更多政绩,对经济主导性过强,越位管理现象严重,尤其是投资体制和机制改革严重滞后,助长了经济增长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适应,使本来易于监督、发现和解决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变得复杂化,不利于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产业政策有待完善,落实也较难
  随着国内经济创新活动和对外贸易的日新月异,现有政策不配套,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已逐渐成为困扰管理层、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最大难题。一方面,现行经济政策的许多方面与实际不相适宜。表现在地区间、不同产业和行业间、不同所有制企业间所享受的政策差别较大,人为因素较多,有悖于市场公平原则,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不适应市场竞争与发展的需要。而在对一些经济问题的处理上,也缺乏综合配套的经济、行政和市场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政策落实较难。由于缺少配套措施,有的地方和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执行政策不严肃、落实不力。比如发展循环经济政策执行阻力就非常大。在对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两税是否合一的问题上争议颇多。地方间制定相关财税政策缺乏一体化考虑,存在不公平或过度竞争现象,损害了整体利益。上述问题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进程。
  (六)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自主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在世界49个主要国家中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高层次空心化现象严重,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只能靠大量消耗资源维持经济增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山东省的情况和国家的基本类似。深入分析发现,尽管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涉及政府、科研部门、企业、中介组织等机构的理念、行为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但难点主要体现在人才、资金、科学技术、市场、管理机制以及这些关键要素的组合效应和整合机理。目前山东省在创新团队建设、资金投入以及产学研结合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资金投人严重不足,除了海尔等大型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以上外,多数在1%以下,如果按国际标准,低于1%就意味着企业难以生存,自主创新能力之低可见一斑。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山东省在农业良种选育及产业化、制造业关键技术、先进服务业等领域严重受制于人,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困难重重。
  四、提升三次产业整体素质,推动山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
  (一)适时更新发展理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更新发展观念。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方向,影响发展进程。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就是要自觉增强科学发展的意识,抛弃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验主义、惯性思维,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上来。
  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绩观
  要充分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危害性,逐步改变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做法,把工作重点真正放在增强经济实力、激发发展活力、提高整体竞争力上,使之成为政府管理理念和政绩观的核心内容,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2.建立科学的发展现
  关键是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的资源消耗型向集约的生态型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起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努力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抓紧完善产业功能区划
  完善产业功能区划,既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要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要求,促进地区经济有序协调发展。要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1.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一体”带动、“两翼”齐飞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体两翼”是当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概括,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应在认真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结合“一体两翼”发展思路,编制实施山东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以进一步优化各地经济发展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充分发挥“一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优势,促进其产业结构逐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打造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活力最足、市场竞争力最强的高效增长带。鲁南经济带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南翼”,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其产业结构要突出生态、突出特色,充分利用现有港口、资源优势,尽快建成农林牧产品、煤化工、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生产基地和商贸物流集散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精细化工、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加快打造融人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基础。
  2.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
  一是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克服人为的地方保护主义,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实现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引导产业合理转移,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二是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一体带动、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三是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四是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促进平等发展、共同进步的新局面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搞好乡村建设规划,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逐步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推进农村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
  (三)突出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产业
  1.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一是贯彻富民强省总体要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升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二是突出抓好生产性服务业,规范提升面向人民生活的服务业,充实改善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加快推进服务业的自主创新和人才开发,积极参与国际服务业的竞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行业,建设一批服务业大产业、大项目、大集团;坚持改革创新,解决好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三是对服务业进行科学分类,健全统计制度。按照科学性、完整性、可操作性的要求,对全省服务业进行科学分类、规范统计、健全考核、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此基础上,建立能够覆盖全社会和所有行业的、准确反映全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规范健全和完善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四是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分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发展。在制定规范、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加强培训,做好财务制度和统计制度等基础工作。五是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和检查,研究制定推进工作落实的措施,制定吸引世界知名服务业企业集团和金融、保险、社会中介在山东设立总部、分部的政策措施。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一是促进文化领域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继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体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把文化产业纳入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积极利用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大基础设施和标志性工程,要列入各级政府的重点工程,加强管理、服务、协调和监督,为项目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积极拓宽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文化产业的银企合作,帮助文化企业争取信贷资金支持。
  二是推进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活力。把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各地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好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完善改革的配套政策,选好改革的突破口,重点推进。加快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着力培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要把文化项目投资与文化存量资产的流动重组紧密结合起来,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的调整和改组,促进各领域的优质文化资源向优势区域、优势行业、优势企业集中。综合运用投融资、产业政策、价格等手段,支持报业、出版、广电、演艺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带动山东省和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创建名牌文化产品和服务。放手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规定)(国发〔2005〕10号),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投资经营文化设施,参与文化事业单位的改企改制,兴办文化产业项目。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项目审批、融资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加快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步伐。把文化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提高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和推介水平,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山东省文化企业的改组改造,增强山东省文化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大力支持和鼓励本省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产品“走出去”,积极开辟省外和国外市场,增强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是努力为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落实好文化项目进口设备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优惠的收费政策,清理涉及文化领域乱收费。各级发展改革委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结合本文件精神,将国家和省出台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四)促进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性环节。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1.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应组织多种形式的鼓励科技创新宣传活动,增强全民创新意识,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2.抓好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强化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三大科技平台。对共性的、基础性的技术创新,应增加投入,实施税收激励;积极调整金融政策支持,加大对创新贷款的扶持力度,加大一些与创新相关的风险投资,为一些周期长、投人大、社会效益好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3.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
  主要是围绕“三个一批”、“七大产业链”和山东省高新技术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好重大技术创新活动。同时要注意处理好技术改造、技术升级和企业近期与长期经济效益的关系。
  4.加强组织领导和考核监督
  建立党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要把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作为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重点目标责任制加以考核。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建立产业监测和评价机制与体系
  建立系统地反映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和一整套常规性的监测与评价机制,力求客观、准确、全面、深入地反映各产业在总体经济中的地位状况,同时不断完善其预测功能、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型,及时为产业发展和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和现实依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