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07-24
信息来源:
“伞领鼓、棒带花,对面就打;左进去、右出来,转绕驳花”,这是商河鼓子秧歌的表演程式。以组织严密、形式完整、舞技健美、气势磅礴,蕴藏着厚重和深远的历史文化,商河鼓子秧歌被列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在山东省申报“群星奖”作品选拔赛中,商河鼓子秧歌代表济南市参加选拔赛,经过激烈角逐,商河鼓子秧歌荣获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第16届“群星奖”决赛资格。
商河鼓子秧歌是中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瑰宝,历史源远流长,孕育于春秋战国,始于秦汉,成于唐宋,兴于明清,发展繁荣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过后来的演变,鼓子秧歌成为民间载歌载舞庆丰收的一种艺术形式。鼓子秧歌是集伞、鼓、棒、花、丑五大角色为一体的舞蹈艺术形式。秧歌的角色以舞者所用的道具名称命名,如“伞头”,左手握平顶伞,右手拿牛胯骨,多是老者形象,是演出的指挥者。“鼓子”左手握两面圆形小鼓,右手持鼓槌。“棒槌”双手各握一根枣木棒,棒头两端带穗。“拉花”右手持彩扇,左手拿绸巾。另外还有丑角扮相,数量不固定。秧歌表演时,自始至终舞者都在不停地跑动,所以又叫“跑秧歌”,各种角色在搭配上必须是偶数。其表演特点为文场寂静、武场激烈,文武结合则此起彼伏、张弛相兼。场子丰富多彩,路线变化错综复杂,简单者需几十人,复杂的需百人方能完成,庞大的阵势跑不散、舞不乱、整齐划一、动静有序。
商河鼓子秧歌经过世世代代加工发展到今天,锤炼出军事化的组织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和意志,被誉为“汉族民间男性舞蹈的代表”,而且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文化交流演出,获得很高的评价。商河鼓子秧歌是深深根植于民间的舞蹈艺术和健身形式,在商河县963个行政村,村村都能组织秧歌队,可以说“小到刚会走,大到九十九,人人都会扭”。近年来,商河县将鼓子秧歌传承发展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使之成为普及率高、传授性强的大众化活动形式。
2013年,中国第十届艺术节将在山东举办,为商河鼓子秧歌这一广场民间艺术提供了充分展示的平台。6月5日,在济南市“喜迎十艺节,备战群星奖”广场舞蹈大赛上,商河鼓子秧歌获得大赛金奖第一名。6月9日,作为我市广场舞代表,赴曲阜参加了全省第16届群星奖选拔赛。在6分钟的演出中,40多位秧歌舞者的整个表演颇像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战阵,角色配置编制严格。一旦大鼓定位,在铿锵激烈的鼓乐指挥下,伞、鼓、棒、花四大角色各显神通,队列规范,舞姿舒展,气宇轩昂,大有气吞山河之势,令人振奋。秧歌场子借鉴古代战阵、古仪仗队、土木建筑、十面埋伏、满堂红、闯王进京等阵式。由于秧歌演出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在全县逐渐形成了带区域性的三种伞鼓流派,以插伞为标志的鼓子秧歌多在城区和城东,其伞鼓舒展稳健,粗犷豪放;以扛伞为标志的鼓子秧歌多在城北,其伞鼓潇洒飘逸,勇敢彪悍;以举伞为标志的鼓子秧歌多在城西,其伞鼓刚劲挺拔,铿锵有力。在表演中,各种流派相互渗透,形成全县各村独具风格、各有千秋,即所谓“一个村一个样”的秧歌,令人叹为观止。秧歌场子随“头伞”手中驳棰摇动而变化,文场、舞场、文武场,进、出、边、穿插、驳花、外圆内方,平衡对称,变化莫测,气象万千,忽如蛟龙摆尾,忽如群鹰翱翔,忽如行云流水……终场的“上天梯”、“八趟街”最为壮观,金鼓急如狂飙,八路纵队派出方阵,伞舞飞旋入大海浪涌,鼓声隆咚如万马奔腾,棒舞刚劲勇猛,花舞英姿飒爽,展现出一幅幅壮丽宏伟,高亢激昂,气吞山河的情景。
在演出后的点评会上,专家们对商河鼓子秧歌的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鼓子秧歌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间文化传承,是广场舞蹈的典型代表。经过激烈竞争,商河鼓子秧歌入围全国第16届“群星奖”广场舞大赛角逐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