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济南市槐荫区道德街街道办事处“1234”破解社区文化难题

发布日期:2012-01-05

信息来源:

作为济南市槐荫区首个告别棚户区的街道办事处,道德街街道办事处注重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软件”,逐渐形成了一个“采集器”、两张“宣传名片”、三个“主阵地”、四支“主力军”,“1234”成为破解社区文化发展的“数字密码”。
一个论坛社区文化的“采集器”
“作为全区首个告别棚户区的街道,现在的文化氛围与之相比略显滞后,得想想办法!”居民代表穆云生的发言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在街道第190期道德论坛上,经过居民与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激烈讨论,道德街决定把社区文化建设这一条主线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制定了“六个一”规程,即一个先进的社区文化理念;一个科学的社区文化建设规划;一套刚性较强的社区文化建设措施;一笔保障社区文化建设经费;一个确保达标、争创先进的社区文化建设格局;一支专兼结合、活跃的社区文化队伍。
一报一网社区文化的“新名片”
为改变传统的文化交流方式,道德街办事处2010年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调研发现,满足各年龄段居民文化需求,首先需要创办一个宣传载体。2010年6月,首期《道德》简报出炉。每月刊发一期的简报,专门开设了“文化视角”,既刊发中央下发的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又发表各科室(社区)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不仅成为了解先进文化的载体和有所借鉴的平台,而且也增添了居民自豪感和幸福度。
在道德先锋网上,有一个专门的文化论坛,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社区文化建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经济、城管、民生息息相关的系统工程。”针对社区网民的疑惑,办事处工作人员通过道德先锋网文化论坛一一解答。
三个载体社区文化的主阵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下午4点半,西新街社区希望辅导站里准时响起了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在退休老教授曹立森的讲解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学着。成立于 2003年的希望辅导站,至今已经免费辅导了1000多名中小学生,有26名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
道德街办事处进一步加大了对希望辅导站、市民学校和科普大学三大平台的规范和管理。在硬件上,先后投入5万余元升级了电脑、桌椅、屏幕仪等装备;在内容上,把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纳入所学的必修课;在方法上,将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融为一体;在对象上,通过“以小带大”和以家庭为主体的活动,使居民共享社区文化成果。
四支队伍社区文化的主力军
道德街街道改变了以往由政府单方投资、包办社区文化的“一元化”旧模式,而是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根据自身特长,依次成立了社区中老年舞蹈队、社区红歌队、党员文化工作队和孤寡老人精神慰问团。
截至目前,4支队伍共参加演出60余次,会员达600余人,逐步形成一个既统一规范,又宽松自由;既富于现代化气息,又不乏传统风韵的社区文化环境,使社区真正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繁荣的沃土和居民长久受益的乐土。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