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域旅游是新时代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在刚刚结束的市中区两会上,全域旅游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市中区旅游发展将迎来全新格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市中区旅游局紧密对标全区“1+ 446”工作思路,在“品质市中”攻坚突破之年谋划出“123”工作思路,即围绕“品质市中,全域旅游”这一核心,重点打造生态、文化两条发展主线,力争在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等方面实现突破,努力让“拐角口袋公园见”成为市中居民生活常态,全面开启全域旅游新纪元。
全域旅游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市中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推动大涧沟生态旅游综合体、复兴生态示范区规划建设,做美玉符河沿线自然景观带,扮靓济南南大门,为打造全域旅游提供强力支撑。”在市中区旅游局局长彭宁看来,这无疑是给市中旅游业态发展注入有力的强心剂。
据了解,全域旅游是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从景区旅游向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全新理念。对标市中区做优北部、做强中部、做美南部,“品质市中,全域旅游”这一发展理念进一步促进市中旅游全景化、全时化、全民化、全业化发展,逐步使旅游业成为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产业高地的新引擎,不仅让片区“发展品质更好”,还推升片区环境品质,最终落脚在“民生品质更实”。北品商埠文化 南游绿水青山
提及市中区旅游景点,也许有人会说少有特色项目,这种传统印象在近几年市中旅游业态发展不断破题起势中有了明显改观——
漫步在经四路老街,融汇老商埠项目坚持“应保尽保、风貌延续、活力复兴、文化传承”,打造成为兼具文化传承、旅游观光、商业功能的百年商埠风情街区;驱车至省道103线与绕城高速交会处,昔日杂乱无章的农村自建房已拆除,规划占地约1.8万亩的大涧沟生态旅游综合体项目未来可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最新实践;夕阳下,沿玉符河岸驱车行驶在渴马路,河水潺潺、炊烟袅袅,偶有白鹭飞起,俨然一副徐徐展开的生态图画;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67.27万平方米,山体公园总数达到13座,成为全市山体公园最多的县区……
“北部承载着老济南城市文化记忆,南部不断崛起近郊游项目,一北一南是市中文化、生态旅游两条发展主线。”彭宁说,市中区还有普利中心—万达广场—大观园片区,大纬二路、经十一路街区,中华名优小吃城、英雄山特色商业街等特色功能街区,此外,汇聚中国移动、联通、铁塔等通信产业的信息产业园区以及各大金融区,也可以挖掘不一样的旅游资源。
推进“+旅游”打造产融结合新模式
蓝图已经绘就,基础不断夯实,如何将全域旅游发展思路落地、落实,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市中区旅游局积极探索“+旅游”模式,将原有的乡村、工业、康养等优势项目赋予旅游功能,不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全新业态。
据了解,市中区将对兴隆街道郑家窝坡村石头房子、村白云观、佛峪、黑峪、斗母泉等区域性景观进行整体规划,同时围绕二环南路、玉符河沿线大力推行休闲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带建设,全力打造生态优美的景观走廊;结合中国重汽小镇、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园区推进建设,配套增加旅游功能,挖掘园区价值链,同时进一步推进星工坊、JN150等园区旅游功能建设,加大产业融合实现园区多态发展;以大涧沟生态旅游综合体、复兴生态示范区规划建设为契机,大力整合二环南路沿线旅游资源,结合西城金龄养老社区、省立医院南院提档升级等项目,大力发展集休闲、养生和康养为一体的旅游模式,全力打造康养旅游精品项目,着力将市中区打造成市民乐游的现代活力新门户。
(本报记者 刘阳 通讯员 赵晓雯 甄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