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11-02
信息来源:
近年来,济阳县编办按照“总量控制、科学调整、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原则,通过采取“职能有转有变、机构有设有撤、编制有增有减”的动态管理方式,不断盘活现有机构编制资源,紧紧围绕民生困难寻找破题之路。
一是转变职能,破解供热难题。截至2014年年底,全县总供热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供热不平衡矛盾较为突出。为有效解决供热难问题,从2013年开始,县编办先后通过调整理顺职责、加强监管职能等方式,为加强全县供热管理服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将弱化的商业资产管理职能划归商务信息中心,并将商业资产管理公司更名为市政服务中心,明确由其承担城市供热的协调服务等工作。结合全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强化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的供热监管职责,通过实施有效监管,逐渐规范全县供热市场。市政服务中心成立后,通过整合全县供热资源,协调督促供热公司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进一步优化布局供热管线和均衡分配供热量,全面提高全县新老小区供热质量,有效解决居民供热难的问题。二是优化资源,破解就医难题。截至2014年年底,济阳县城区人口突破10万人,但城区范围内只有1所济阳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远不能满足城区居民就医需求,尤其是新城区居民看病只能到县医院、中医院。为进一步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提高基层医疗资源利用率,县编办根据前期调研情况,结合全县常住和流动人口分布,从5个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调剂编制24名,于今年7月批复设立了济北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切实解决了由于缺乏区域性基层医疗机构导致新城区居民就医难的问题。三是调整布局,破解入学难题。为解决新城区适龄儿童就学需求,结合县镇两级教育机构设置和实际运行情况,撤销垛石镇索庙中学,从3所县直学校调剂编制63名,于今年7月设立了济阳县澄波湖学校,从根本上解决了新城区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