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农业产业体系振兴工程顺利启动

发布日期:2011-05-30

信息来源:

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积极行动,扎实工作,在修订完善专项规划基础上,相继召开了全市农业工作会议、林业工作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畜牧工作会议,对“十二五”期间及今年的蔬菜、畜牧、林果花卉、种苗产业工作进行了认真安排部署,从一季度进展情况看,效果良好,产业体系振兴工程顺利启动。

一、蔬菜面积扩大,产量效益增幅明显

按照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农业工作会议要求,“十二五”期间,蔬菜产业将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理念,以提高城市自给能力、保障市场供应、确保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以“两型”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完善市场流通设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创新调控保障机制,全力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设施化栽培、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省会城市自给能力、产业加工增值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产业水平。今年,全市设施蔬菜面积争取发展到57.5万亩,建成省城保供菜田4.8万亩,建设蔬菜园区25个,建设蔬菜基地22个。一季度,全市蔬菜产业有较大提升,产量效益增幅明显。蔬菜播种面积达到90万亩,其中春播面积51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5万亩;蔬菜产量190万吨,增幅达到20%。

 

商河农业科技园现代化蔬菜育苗

二、畜牧产业进一步提升

按照畜牧产业振兴规划,全市畜牧工作将以做大做强畜牧业为总体目标,以“发展、保护、监管”为工作重心,围绕奶牛、生猪、肉牛、肉羊、禽业五大优势畜产品生产区,加快建设标准化健康养殖、产业化经营、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科技创新推广六大体系,着力实施畜牧业产业化提升、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提升、畜产品竞争力提升、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提升、生态循环畜牧业提升、畜禽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七大工程。今年,力争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7.7万吨、41.1万吨和48.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3%、1.74% 和14%。一季度,全市奶牛、生猪、牛、羊、家禽存栏达到15.37万头、227.5万头、93.76万头、175.6万只、4011万只,同比增长12%、10.29%、1.78%、0.3%、3.02%;全市肉类、奶类、禽蛋产量产量达到12.54万吨、10.58万吨、9.62万吨,同比增长3.44%、15.1%、1.4%。

三、林果花卉产业发展迅速

果业,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立足我市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果业为目标,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强化政策扶持、项目引导和示范带动,积极转变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生产体系、科技支撑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产业化经营体系,全面提升果业的整体素质。花卉苗木业,坚持政府推动、创新驱动、市场带动,壮大龙头与培育品牌并重,抓好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良种选育与推广、质量检验与监督三大体系建设,以满足城镇化发展对苗木花卉多样化、高档化、容器化需求为发展方向,推进苗木花卉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今年将完成造林19.5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1万亩,新建林木育苗基地1.5万亩,果品产量达到55万吨,森林覆盖率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一季度,已完成荒山整地3万多亩,完成直播造林1.1万亩,完成平原造林9万亩,植树近950万株。

四、种苗产业繁育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

“十二五”期间,种苗产业紧紧围绕“两型”农业建设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强化政府引导、扶持、调控和监管力度,走基础性研究开发和商业化育种育苗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重点培育壮大种苗产业市场主体,大力提升种苗产业规模化、设施化、集约化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全市种苗产业良性发展、跨越发展,着力培植省会农业增长点,尽快抢占现代农业制高点,全力打造都市农业新亮点,进一步加快农民持续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今年,种苗业将加大对农作物新品种研发、引进、推广的支持力度,采取良种+良法+农业科技人员的“三加”模式,实施新品种新技术“双推”项目20余项,由市农科院牵头组织优质农产品提纯复壮、蔬菜育种、集约化育苗技术等重大种苗科技专项6个,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步伐。同时,扶持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做大做强,重点建设草莓种苗三级繁育体系。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