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落地见效

“两学一做”,激发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发布日期:2017-09-22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这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军令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上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从六盘山区到秦巴山区,从吕梁山区到大别山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动员号召全党全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系列有关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为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
  总书记的牵挂和关心,激发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摆脱贫困的昂扬斗志和磅礴力量。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任务,扎实推动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落地见效。
  武装头脑,提振脱贫攻坚精气神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关键是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全国832个贫困县涉及的22个省区市高度重视深度贫困地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各地把学习教育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在推进学习教育工作过程中,按照要求,省级组织部长走遍县,市级组织部长走遍乡镇,县级组织部长走遍村,严督实导学习教育……22个省区市党委把学习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尤其对深度贫困县的学习教育高度重视、加强督促指导。
  在学习教育中,河北、山西、广西等省区分类制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按月细化学习内容和具体要求。安徽、湖北、西藏等省区明确规定,省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脱贫攻坚联系点与学习教育联系点相一致,一并指导、一并推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层层压实责任,推进学习教育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深度贫困县领导干部带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至关重要。在学习教育中,各省区市普遍推动深度贫困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走在前列、当好表率。河北、湖南、广西等省区在“七一”期间组织县委书记到脱贫攻坚联系点讲党课,增强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责任感使命感。宁夏彭阳县、湖南平江县、安徽太湖县等党委中心组每季度集体学习不少于1次,每次都把脱贫攻坚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凝聚思想共识。
  制度化为学习教育常态化提供保障,也为学习教育有效开展提供平台。在学习教育中,“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得到了较好落实。内蒙古、河北、河南等省区印发专门文件,规范村党支部“三会一课”;湖北咸宁市每月固定一天开展“主题党日”,要求每个党支部把落实基本制度作为“规定动作”;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广西贵港市、云南普洱市等地还把主题党日与脱贫攻坚、民主议事、志愿服务等结合起来,做到学习教育与脱贫攻坚“双促进”。河北邢台县前南峪村从1964年起开展党日活动就从未间断过,通过支部凝聚作用,带动群众共同克难攻坚,昔日的穷山沟变成全国闻名的富裕村。
  各地通过扎实有效的基层党组织生活,把党员集合起来、凝聚起来,为党组织带领脱贫攻坚、党员带头脱贫致富作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
  同心同向,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
  学习教育成效怎么样,最重要的是看人的变化,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怎么样。在实践中,各地坚持学做互进、知行合一,把学习教育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贫困村党组织把党员组织起来,带头脱贫致富、带领脱贫致富。
  许多地方采取务实措施,支持有帮带能力的党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发挥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云南昭通市实施“乌蒙扶贫先锋行动”,向农村党员发放专项创业致富贷款6亿多元,扶持8500多名党员创业,带动1.97万名贫困群众脱贫;陕西安康市把2600多名农村优秀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1900多名群众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壮大脱贫致富骨干力量。
  在脱贫实践中,各地普遍组织有帮带能力的党员与重点扶贫对象结成对子,为贫困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贫困群众时刻能看到党员身影、感受党的关怀。西藏山南市开展“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组织全市2.15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91万户贫困群众;青海西宁市部署“手拉手”帮扶行动,开展党员专业户帮扶贫困户活动;新疆乌什县落实“联乡包村入户”“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机制,与贫困户结“穷亲”,以实际行动助推贫困群众脱贫。
  脱贫不能“等靠要”,党员干部带头攻坚,困难群众不能只“看热闹”。为此,一些地方坚持物质帮扶与思想引导并重,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江西井冈山市各级党组织弘扬井冈山精神,坚持思想上引导、组织上发动、作风上感染,团结凝聚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走上致富路。陕西宁陕县、河南汤阴县等地强化教育引导和典型引路,让贫困群众“想脱贫”,坚定用“双手”改变贫困面貌的信心决心。湖南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发挥组织优势,把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一举摘掉贫困帽。
  解决问题,建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
  脱贫致富靠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带领贫困群众甩穷帽、走富路。近年来,各地着力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发展壮大薄弱村空壳村集体经济等,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贫困村的脱贫攻坚,乡镇一级党委政府发挥着重要的起承作用。为此,各地多措并举充实乡镇脱贫攻坚力量。山西从省市县三级机关选派1万名科处级干部到贫困乡镇挂职副书记或副乡镇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县为单位统筹使用乡镇编制职数,由贫困程度较轻乡镇向较重乡镇调剂职数,所有乡镇均配备专职扶贫副乡镇长;甘肃陇西县选派熟悉“三农”工作、基层经验丰富、对群众有感情的优秀年轻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老乡镇”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两年来,22个省区市共选拔3.5万名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选调2.1万名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了脱贫攻坚一线的组织力量。同时,各地普遍结合村级组织换届,着力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近年来,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班子不团结、不理事,缺乏战斗力等,成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掣肘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地全面摸底,集中整顿提升。河北在全省开展“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集中攻坚行动”,对所有贫困村党组织逐一分析,采取领导联系、限期销号等方式进行整顿;广西、海南等省区通过“撤、换、派、育”方式配齐配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
  各地还大力排查整治“村霸”问题,河南兰考县、河北临西县等地建立健全县乡及时排查解决问题机制,对问题突出的村派出工作组,进行专项整治。
  去年以来,全国共整顿3万多个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调整充实5000余名书记,进一步夯实了脱贫攻坚的组织基础。
  把“蛋糕”做大,才能让更多贫困群众获益。中央明确要求,各地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任务。各地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着力发展壮大薄弱村空壳村集体经济。相关各地将集体经济“破零”作为贫困村出列的硬指标,安排财政资金专项支持发展村集体经济。
  第一书记,能打硬仗敢啃“硬骨头”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就要派最能打仗的人去。各地各单位加强精准选派、管理考核和激励保障,确保第一书记选得准、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目前,全国共选派19.5万名第一书记,实现了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全覆盖。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坚持严把人选条件,从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山西集中优势干部资源,省市两级机关选派的第一书记占60%以上。陕西75%的第一书记为省市县党政机关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其中省直单位选派副厅级后备干部80名。新疆、西藏等地严把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注重选派懂“双语”并熟悉民族宗教政策的机关干部担任第一书记。
  今年,中央政研室、中央财办、中国外文局、国家行政学院、中核建、中国华电6个单位选派厅局级干部到深度贫困村任第一书记;中直工委、中联部、人社部、海关总署、食药监总局、国务院三峡办、南水北调办、农发行、中核集团、中煤能源10个单位选派处长到深度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发挥了示范作用。
  第一书记选出来,如何确保其在工作中沉得下去、干得出彩?
  为此,各地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从严监督。吉林、贵州、甘肃等地出台第一书记管理办法,河南、广西等省区成立第一书记管理办公室,加强第一书记管理和考核。山西对驻村工作不力、完不成脱贫任务的,同时追究第一书记和派出单位党组(党委)责任。四川、云南、青海等地实行常态化督促检查,对不胜任的第一书记及时“召回”调整。
  加强对第一书记关心激励,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河北每年根据综合考核情况,向省委推荐使用优秀第一书记;广西比照援藏干部任用机制,重用实绩突出的第一书记;陕西坚持定期评选表彰,组建报告团巡回宣讲优秀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树立了鲜明导向。
  脱贫攻坚是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也是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成长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不少干部带着一颗赤诚之心,用心血和汗水践行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批优秀的第一书记扑下身子、撸起袖子,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要求,带领群众在贫困中开辟出一条通往美好生活的坦途,在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
编辑:吴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