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长宜放眼量,历城发展永不止步,辉煌的时代永远在前面。
2017年,撤县设区30年后的历城区又站在了崭新的起点上。如今的历城,区强民富、政通人和、充满活力,历城人在区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指引下,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向着争当全市“四个中心”建设排头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大踏步前进。
1987—2017
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
打造经济发展强区:
三次产业结构逆转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历城区撤县设区的30年,也是济南蓬勃发展的30年,乘着这股东风,该区经济的质与量都实现了腾飞式的发展。
■建区之初,历城区工业产值低于农业产值。
■三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历城区坚持产业高端发展,进一步加大腾笼换业力度,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融合聚集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如今,服务业的繁荣发展,对历城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60%。该区独立纳税金融保险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达到128家和17家,挂牌企业数居全市第2位。阿里巴巴菜鸟物流中心等一批大项目签约落地,累计发展市级重点物流企业29家,其中5A级物流企业3家,居全市各县区之首。
工业转型加快推进,新能源、新医药、新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齐鲁制药、力诺集团率先成为全市年产值过百亿元的民营企业。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6%。临港经济开发区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在全省134家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排名中,位次由第82位上升到第43位。临港欧洲工业园、国际物流园聚集效应明显增强,智能机械装备特色产业基地被评定为2016年第一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
高标准规划面积破百平方公里 高效能管理宜居宜业
建区30年,历城城市建设始终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区之前,历城交通设施落后,中心城区狭小,当时的洪楼主城区面貌甚至不如今天的小城镇。30年后的今天,历城区建成区面积突破10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超过70%,如今的历城区是省城富有活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这30年,是历城区破旧立新的过程,老城区改造加快推进,现代城区面积在不断扩大。强力推进棚改旧改、征地拆迁。近五年来,累计完成拆迁面积780万平方米,44个城中村旧貌变新颜。老城区改造加快推进,14个旧城改造项目初见成效,市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与此同时,新区开发全面展开。唐冶、雪山片区,历经8年精心打造,一座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悄然崛起,已汇集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省内外机关单位50多家,成为省城东部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区域中心。2016年,历城区入选“全国中小城市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在“长大”的同时,历城区也在“长高”,城市面貌和功能在不断提高、完善,更加宜居宜业,承载和支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该区济乐高速、石济客专等一批重大交通枢纽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机场路及南延工程、港西路改建工程全线贯通,华能路、花园路等27条城区干线道路完成改造提升,新改建镇村公路180条,增开公交线路21条,城乡居民出行条件进一步改善。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重拳治污治霾,东部老工业区关停、转移、淘汰各类高污染高耗能企业40家,临港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城市绿地建设成果显著。新增和改造绿地面积30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49.7%,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区”称号。
民生保障放在首位:
民生投入逐年增加 发展红利普惠群众
30年来,历城区切实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为,高度关注并认真解决群众最急需、最直接、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民生投入逐年增加,发展红利更多的惠及广大群众。
2010年以来,历城区投入各项民生和社会事业资金16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累计新增城镇就业6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实现城乡统筹、全覆盖;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五年救助46万多人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17.47亿元实施校舍安全、办学条件标准化等“四大工程”。文化事业全面发展,投资1.1亿元的文博中心投入使用,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
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民生保障事业快速推进,历城区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数据显示,30年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历城区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达到9.5%和10.5%,收获了发展带来的红利让历城老百姓的幸福感倍增。
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确立20项专项领域改革措施 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翻看历城改革发展的成绩单,处处透露出历城锐意改革,致力创新的时代气息:以改革为动力,以问题为导向,确立了20项专项领域改革措施,重点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城乡协调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该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开通运行“一号通”审批系统,行政效率不断提高;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历城二中和历城实验小学两个教育集团正式成立,公共教育均等化迈出新步伐;顺利完成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监管责任进一步明确,监管效率大大提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现并轨运行,公费医疗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南部山区完成管理体制改革,4个镇撤镇设办,多个政府部门完成撤并和职能转换,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党建引领科学发展:
打造过硬党员干部队伍 围绕担当实干提升精气神儿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加强党的建设,一直是历城区科学发展的坚强保证。
历城区着力打造立场坚定、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从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加大干部教育培养力度,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队伍素质有了新的提升。同时,紧紧围绕“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实惠”,提升党员干部精气神。
该区制定《关于建立干部正向激励机制促进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十三条措施(试行)》,提出破格提拔、优先使用、重点配备、大胆培养的领导干部正向激励具体措施。同时,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吏”,进一步加大干部队伍监督管理力度。对干部选拔任用环节进行规范,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四看一听”选任方式。在看表现、看公论、看实绩、看关键时刻和一贯表现,听取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三联考”结果的运用。
同时,该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品牌化建设。深化“一个建设”,实现“三个一批”。即:加强“智慧党建”建设,提升党建工作信息化、科学化水平。依托各党(工)委书记项目和品牌培育计划,打造一批“模范支部”、培养一批党建品牌和评选一批先模党员,逐步形成新老典型结合、涵盖各个领域、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梯队。基层党建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基层党组织干事创业能力和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
2017—2022
争当全市“四个中心”建设排头兵
2017年,历城区这个“齐鲁首邑”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当前和今后五年,该区处于转方式调结构、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压力和机遇同在,该区将以发展方式的脱胎换骨推动发展,实现凤凰涅槃;以实干担当的气魄,争当全市“四个中心”建设的“排头兵”。
“115”工作体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
今后五年,历城区将把“一条主线、一个目标、五个提升的“115”工作体系始终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聚焦发力,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新境界。
一条主线
以新型城镇化为主线。着眼于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机遇期,特别是历城已经成为济南市城市发展核心区这一重大现实,更新观念、提升境界,坚持用新型城镇化的思路谋划发展,用新型城镇化的办法推进工作,实现由城乡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变。
一个目标
争当全市“四个中心”建设排头兵,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走在前列。突出发展主题,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特别是在“四个中心”建设方面,努力唱主角、争先进、创一流,走在全市最前沿,发挥主阵地和领头雁作用。
五个提升
持续提升经济综合实力。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三次产业融合,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凸显城市经济特征。
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形象。统筹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提高公共资源配置能力,构筑产城一体化协调发展新格局;提高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载体功能和支撑保障能力;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彰显历城山水特色。
持续提升发展活力动力。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认真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精简审批事项,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使创新创业活力充分迸发;进一步加大“走出去”步伐,密切对外交流合作,推动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
持续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前实现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扎实推进依法治国各项部署,着力加强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实现社会安定有序、文明和谐、充满活力。
持续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党建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机制,提高各级领导班子能力和水平,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持续转变党员干部作风,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
未来五年,历城区将着力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该区将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鼓励扶持创新创业,健全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和创新能力提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以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同时,扶优做强优势产业,坚持产业集群、大企业带动、企业“强强联合”。围绕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突出发展上下游和关联产业,培植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围绕齐鲁制药等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实行“一业一策”培育,推动企业裂变发展,打造更多行业领头雁;鼓励优势中小企业实施“小巨人”工程,推动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同时,历城区将紧抓招商引资这个“生命线”,把好项目建设这个“变道换向”的“火车头”。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金融、互联网+、高端物流等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项目,以及全市“四个中心”建设产业发展重点,以各类城市综合体和临港开发区为载体,积极策划发展都市经济、总部经济、园区经济。
新型城镇化引领 提升城市“气质”
今后五年,历城区将不断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气质”,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更具特色新历城。
该区将积极对接省市城市规划,按照济南新的城市发展框架,围绕东客站、洪楼、华山、董家、唐冶、港沟等城市次中心和区域中心的功能定位,提升规划科学水平。同时,持续推进旧城改造提升,加快棚户区改造,完善服务功能,搭建城区经济发展新平台。统筹新区建设,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气、垃圾处理等管网环卫设施和商业服务等便民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此外,该区将持续抓好征地拆迁,坚持“不与民争利、阳光征收、用群众工作方法”原则,创新包挂推进机制,发扬敢于担当、敢于碰硬的优良作风,用法治思维法治办法加快征地拆迁,以大拆迁促进大建设、大变样。
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区、街镇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作用,突出街镇城市管理主体地位和属地责任,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大城管”格局。并且同时提升精细化水平,实施“精量化定责、精准化操作”管理机制,确保城市管理无缝隙、全覆盖。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民生是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历城区将不断健全符合区情、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历城人民。
该区将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全面实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全面实行零择校,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形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决不让任何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家庭、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落伍掉队”是历城区民生保障的目标之一。为此该区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精准扶贫与发展产业、扶志扶智、政策兜底相结合,最大限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同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政策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