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中办、国办印发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指导意见

突出品德评价 坚持德才兼备

发布日期:2018-02-27

信息来源:新华社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指出,要加快形成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人才评价制度。
  分类健全人才评价标准:坚持德才兼备,把品德作为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创新多元评价方式:基础研究人才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加强国际同行评价;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突出市场评价、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评价;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重在同行认可和社会效益。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人才评价改革:对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着重评价其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能力、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和影响;对主要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才,着重评价其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对从事社会公益研究、科技管理服务和实验技术的人才,重在评价考核工作绩效,引导其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支持能力。
  科学评价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对主要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才,重点评价其在推动理论创新、传承文明、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能力贡献;对主要从事应用对策研究的人才,重点评价其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服务支撑的能力业绩;对主要从事艺术表演创作的人才,重点评价其在艺术表演、作品创作、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能力业绩。
  健全教育人才评价体系:深化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注重对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根据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岗位教师的职责特点,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健全教学工作量评价标准,落实教授为本专科生授课制度;完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吸纳行业、企业作为评价参与主体,重点评价其职业素养、专业教学能力和生产一线实践经验。建立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评价标准,重点评价其教育教学方法、教书育人工作业绩和一线实践经历,严禁简单用学生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中小学教师。
  改进医疗卫生人才评价制度:对主要从事临床工作的人才,重点考察其临床医疗医技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引入临床病历、诊治方案等作为评价依据;对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才,重点考察其创新能力业绩,突出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对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等的公共卫生人才,重点考察其流行病学调查、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疾病及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等能力。建立符合全科医生岗位特点的评价机制,考核其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预防保健和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将签约居民数量、接诊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评价因素。建立更加注重临床水平、服务质量、工作业绩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评价机制。
  创新技术技能人才评价制度:重点评价掌握必备专业理论知识和解决工程技术难题、技术创造发明、技术推广应用、工程项目设计、工艺流程标准开发等实际能力和业绩。
  完善面向企业、基层一线和青年人才的评价机制:对业绩贡献突出的优秀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可放宽学历、资历、年限等申报条件;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人才加大爱岗敬业表现、实际工作业绩、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健全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制度、完善教育培训、认定评价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加强社会工作者职业化管理与激励保障;完善青年人才评价激励措施。破除论资排辈、重显绩不重潜力等陈旧观念,重点遴选支持一批有较大发展潜力、有真才实学、堪当重任的优秀青年人才,探索建立优秀青年人才举荐制度。
  《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党委和政府对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的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发挥社会力量重要作用,认真抓好组织落实。
编辑:高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