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起,我市正式施行《济南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规定济南市绕城高速公路环线以内区域全年禁燃烟花爆竹。一边是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一边是可见可闻的严峻现实,对于多数市民来说,不难做出理性选择,但有些市民却觉得这个问题有些纠结。就此,专家学者们从现实出发,阐明了理性观点,给出了相应建议。
济南社会科学院社会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战表示,在民俗中,放鞭炮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既有驱邪避祸的意象,也有烘托喜庆的氛围,寄托着老百姓的心理追求。正如王安石在《元日》中所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反映出宋代过年就有燃放爆竹的风俗。“城市人口越来越集中,如果不限制燃放鞭炮,就会出现空气污染、噪音扰民甚至引发火灾等危害。当下,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李战表示,我国许多城市对烟花爆竹实行限放政策,并慢慢地过渡到禁放,这说明人们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不燃放鞭炮逐渐被接受。“诚然,年味是无法回避的话题,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更文明的方式来替代燃放鞭炮。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瑰宝,是值得我们永远珍惜的精神家园。可是,年味仅仅需要烟花爆竹来支撑吗?社会在进步,文化在发展,民俗也是与时俱进的。那么,当燃放烟花爆竹这个传统习俗遭遇到接连不断的雾霾天气时,二者权衡,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对燃放行为进行规范,固然是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体现,同时也要看到,对于“爆竹声中辞旧岁”的传统风俗,还需要通过文化创新的方式来改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改变千百万人的历史习俗,难度之大不言而喻。深圳、广州、北京等不少城市成功的经验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禁放烟花爆竹是城市对文明的思量,为了泉城的碧水蓝天,倡文明新风是大势所趋。”李战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