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领导干部下基层要做到“七忌”

发布日期:2017-09-18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领导干部下基层搞调研,是一件惠及基层的好事。可因个别领导干部下基层走了样,而使群众不满意。对此,笔者认为领导干部下基层应做到“七忌”。
  一忌“身”入不深入。一段时间里,领导干部下基层的场景是:长长的车队,层层的陪同,随后活动结束。这种“身”入而不"深"入基层的下基层,能听到群众真话吗?显然,领导干部难以掌握群众的所需所盼,也就谈不上精准施策、科学指导了。所以,领导干部下基层既要“身”入,还要深入基层、心入基层,真正走进田间地头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忌作秀不做事。领导干部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当地宣传部门大多做到“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纸有名”,至于给当地解决什么困难,就没有了下文。当然,对于领导干部进行适度的宣传报道,无可厚非。可是,基层干部群众盼着领导干部到基层来是排忧解难的,而不是做表面文章。领导干部既然是下基层,就要实实在在和群众在一起,要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假。
  三忌当“客人”不当“仆人”。领导干部下基层对于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意义重大。但是,个别领导干部下基层就像走娘家,把自己当作客人,高高在上。仆人自然是为客人服务的,如果主仆颠倒,就和下基层的初衷相违背。2013年11月3日下午,习近平到湘西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苗族贫困村对石爬专大妈介绍自己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显然,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公仆。
  四忌下基层别“吓”基层。领导下基层本来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而个别领导干部把这个好“经”给念歪了,下基层变味成了“吓”基层。下基层就是领导干部到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而“吓”基层就是狐假虎威、官僚作风严重,对基层干部群众的不尊重不关心,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既然领导干部下基层,就要淡化“权力”色彩,去除官本位,以平民身份,同老百姓交朋友,赢得基层干部群众的信任。
  五忌许诺不“践诺”。领导干部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等,能够以敏锐的眼光发现问题和不足,往往当场发表独到见解。可是,领导定的事情,大多是随着领导干部拍屁股走人,所要落实的事情都落了空。作为领导干部不仅仅代表着自己,也代表着组织、机关,向基层干部群众许的诺,就要尽力想办法。这既是尊重基层干部,也是为自己树立讲诚信的好形象。
  六忌多送鱼少授渔。对于送钱送物基层不是不需要,而这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远发展。基层干部群众真正需要的是领导干部传经送宝,以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破解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基层变“输血”为“造血”。
  七忌添乱不帮忙。领导干部下基层要注重把握规律、遵从科学,确保不给基层添乱。可是,个别领导干部不论是在农忙季节,还是企业攻关阶段,一哄而下,这看似给基层排忧解难,其实是给基层增加了负担。领导干部下基层时,要做好准备工作,以便带着解决问题的办法下去。
编辑:吴晓璐